地主婆的紅火日子

第二章 紫菜礁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宋初雲 本章︰第二章 紫菜礁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地主婆的紅火日子 !

    而一直困擾著魚兒的事意外的有了頭緒,這讓魚兒眼下的心情十分愉悅,因此魚兒不但不怕劉氏調侃她、還笑嘻嘻的向劉氏賣了一個關子︰“等那人來了,我把心里想知道的都問清楚了,阿母您就知道我為何樂成這樣了!”

    劉氏听了半真半假的嗔了魚兒一句︰“喲,這丫頭還和我賣起了關子來了!怎麼,突然想通了,急忙忙的想嫁了?!”

    “我不和阿母您瞎扯了!我到大哥和四哥以前讀書的屋子里去找幾本書來看看,等高家的人來了阿母您再喚我過來便是……”

    魚兒說著便徑直往門外走去,見了守在門口的林氏還不忘丟下一句玩笑話︰“阿母若是怕我跑了一會兒不見你上門提親之人,盡管讓三嫂跟著我到大哥的屋子,讓三嫂到那兒看著我。”

    魚兒說完這話便笑嘻嘻的繞過林氏出了屋,劉氏和林氏見了無奈的對看了一眼,劉氏見魚兒肯見那前來提親的人了、也就沒讓林氏跟著她。而魚兒出了堂屋穿過地壩,很快就鑽到了楊大郎和楊四郎共用的那間書屋。

    這楊大郎一向愛看書,因此當官後便專門在這屋子里搭了個大書架,上頭放了不少楊大郎收集回來的各類書籍,加上後來楊四郎四下收集的書冊,那個大書架也被放滿了一大半。

    魚兒在那個大書架上翻找了半天,最終分別在幾本書上找到了一些和紫菜相關的文字記載。魚兒把那些文字細細的讀了一遍,再把它們和自己腦海里所知的知識相結合,很快就對紫菜做出了大概的總結……

    原來紫菜最早出現在唐代一本名為《食療本草》的書里,到了宋代一些上好的紫菜更是被朝廷列為海珍貢品,就連明朝名醫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里面也曾提及紫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紫菜︰“閩越悉有之,大葉而薄,彼人揉成餅狀,曬干貨之,其色紫,亦石衣之屬也。”

    以上和紫菜有關的記載,除了有些是在楊大郎和楊四郎的藏書里翻到的,其余的都是魚兒當年學海藻類植物歷史時狂背過的資料,現下總算是派上了一點用場。

    魚兒記得當年苦讀海藻類植物歷史時,還曾經查閱過潮汕的志書,查到清乾隆時期的《南澳志》中也記載了一些和紫菜有關的文字———《南澳志》上面說紫菜生于雲(澳)、青(澳)海岩石上,名紫可為羹。

    魚兒記得該書還提到赤菜、石花、狗毛、鐵釘菜、腳皮菜、雞腸菜、虎蒂菜等十來種海藻類植物,單從這一點便能看出清朝乾隆時期的古人、已能區分和利用不同的海藻植物了。

    而整理了下自己所知的各種資料後,魚兒很快就想通紫菜之所以會成為貢品的原因———以食物原料而論,紫菜具有很多突出的優點,首先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含量極高,甚至超過了大豆、牛奶、雞蛋等多種動植物食品;

    其次是含有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等多種呈味氨基酸,因此味道極其鮮美;

    更難得的是沒有海帶等藻類常有的腥臭味,無須經過復雜的烹調就能食用。加之紫菜在北宋還屬自然生長物,不可能被大批量的養殖,所以才會被列為海珍貢品。

    魚兒怕把這些好不容易記起了的資料忘記,因此馬上就地取了紙筆,飛快的把腦海里的那些現代知識一一記了下來,打算把這些都記下來以備以後不時之需。隨後打算把先前找到的幾本書籍里,提到紫菜的頁面也稍作標記,好讓以後翻查起來能方便些。

    但魚兒才提筆寫了一會兒,林氏就匆匆忙忙的趕來尋她了︰“阿妹,那高家的人已經到了,眼下正在堂屋坐著喝茶,阿母讓我來喊你過去。”

    這魚兒本是恨不得立馬見到那高家人了,但當真到了那要見的時候、魚兒卻忍不住躊躇起了,在書屋里磨蹭了一小會兒、才開口問了林氏一句︰“三嫂,這來的不會是正主兒吧?我可不想稀里糊涂的見了正主,讓人以為我上趕著想嫁到他們高家去……”

    沒想到魚兒的這番顧慮卻讓林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只見她笑完不忘出聲調侃了魚兒一句︰“阿妹,你是怕那正主兒直接上我們家來相媳婦啊?放心,眼下八字都還沒一撇呢,他們家哪有資格上咱家來相媳婦啊?再說了,咱是鄉下人、不是那窮講究的城里人,哪有相媳婦一說?”

    林氏這話讓魚兒有些不好意思的紅了耳根子,這“相媳婦”乃是北宋的風俗,具體是指男女雙方親事初談過、下過定帖了,若男方想提前相看女方模樣品性等,便請媒人告知女方,後由男家挑日子選個雅致的酒樓或園圃,或請親人,或請媒人,或男子本人親自前往,將媳婦相看。

    若是男家相看女方後覺得中意,即以金釵插于女子冠鬢中,謂之“插釵”;若是相看後覺得不如意,則送女方彩緞二匹,美其名是曰“壓驚”。

    不過這相媳婦兒雖然是北宋風俗,但遵循這些風俗的往往是些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許多鄉下地方的窮家小戶一般都不甚講究。

    畢竟窮盡小戶的女子,不能和那些不輕易拋頭露面的大家閨秀相提並論———這窮家小戶的女子,許多都是嫁從小就經常打照面、或是經常一起下田干活的同村人,這男女雙方都經常見面且彼此十分熟稔,自然也就沒了相看媳婦的必要了。

    因此有人上楊家來提親,魚兒也就沒必要按著城里的規矩避著他們,只要不是男方親自登門提親,其余諸如男方親人、媒人、委托人之類的,魚兒就是同他們見了面也無妨,畢竟鄉下人沒那麼講究規矩。

    而既然林氏這般說了,魚兒自是不會再有顧慮,很快就同林氏一起去了堂屋,一進屋就見到一個大約四十來歲的中年婦人正坐在屋里喝茶。

    那婦人一見到魚兒便下意識的站了起來,一個勁的盯著魚兒看,那不加掩飾的目光讓魚兒覺得有些不自在,因此魚兒客套的沖那婦人禮貌一笑,便站到了劉氏身後,借著劉氏的身形來阻擋那婦人不加掩飾的打量目光。

    但一直到魚兒站到劉氏身後,那婦人的目光依舊依依不舍的追隨著魚兒,一直到劉氏輕輕的咳嗽了一聲,那婦人才有些不好意思的把目光收回,笑著開口說了句︰“這十鄉八里的人都說楊家八娘子模樣生得極其俊俏,今兒一見我才知道那些人沒有瞎說,你家八娘的確是一等一的美人兒!”

    那婦人這番話讓魚兒有些不好意思的埋低了頭,而劉氏听了這話心里雖然十分高興,但嘴上卻謙虛的說著客套話︰“高大姐過獎了,我家阿妹就是膚色比尋常人家的小娘子白上幾分罷了,哪有你說的那般俊俏?”

    “喲,大妹子你說這話才叫謙虛呢!你且四下去轉轉,看看有哪家漁女能像你家八娘這樣生得白白淨淨的,看著不像農家漁女、倒像城里大戶人家的小娘子!”

    “我家阿妹哪有……”

    隨後劉氏和高氏便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了客套話來,客套的同時也不忘暗暗的打探彼此家里的情形,很快話題就聊到了高家賴以維持生計的活計上,讓一直低頭聆听的魚兒忍不住開口插了句話……

    “高嬸子,听說你們家是以采集紫菜為生,我沒見過靠這個為生的人家,因此有些好奇這紫菜都是怎麼采集的,高嬸子若是不嫌煩,不如同我說叨、說叨?”

    這高氏正愁沒話題同魚兒搭上話呢,因此一見魚兒對采集紫菜一事好奇,心里當下一喜、很快就順著魚兒的話答道︰“要說這采集紫菜,可不是一項人人都干得的活計!不知八娘子有沒有听過‘浪險過拍紫菜’,這句形容采集紫菜一事十分凶險的閩南語俗語?”

    “浪險過拍紫菜?”

    魚兒先是重復了遍高氏的話,隨後搖頭答道︰“我沒听說過這句俗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高氏聞言笑眯眯的賣弄道︰“‘浪險過拍紫菜’乃是潮州一帶的俗語,原意是是指采集紫菜的活計十分危險艱辛,後來慢慢的被人用來比喻凶險的事物……”

    魚兒听了高氏的解釋才知道,原來在北宋采集紫菜有點類似采集燕窩,是一種難度很高的工作。而采集紫菜之所以難度高,原因是北宋只有野生的紫菜,而野生紫菜一般只生長在風浪較大的岩礁上面,且只在冬季冷天才出現。

    魚兒還從高氏口中得知,那長有紫菜的礁石在北宋被漁民稱作“紫菜礁”,有意思的是,這紫菜礁和土地一樣是由人佔據的,而那佔據了紫菜礁的人,既可以將紫菜礁出租、也可以留著紫菜礁自采上面生長的紫菜。

    魚兒听到這兒忍不住感嘆了句︰“原來海上那長了紫菜的礁石也不是無主的,這我還是頭一回听說,那這些紫菜礁便像田地一樣可以隨意任人買賣了?”

    ------------------------------------------------------

    紫菜礁還挺有意思的吧?原來古代紫菜竟然這麼值錢啊~貢品啊貢品~(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地主婆的紅火日子》,方便以後閱讀地主婆的紅火日子第二章 紫菜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地主婆的紅火日子第二章 紫菜礁並對地主婆的紅火日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