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笑之重生大明

128丹青先畫美人圖 4 第十五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涯行知 本章︰128丹青先畫美人圖 4 第十五章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不許笑之重生大明 !

    京城被圍,秦良玉得到十萬火急的勤王詔書之後,再次提兵赴難。甚至因為國庫空虛,朝廷根本拿不出給養和軍餉供她出征。秦良玉仍然沒有一句抱怨,而是在部隊出征前,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產作為軍餉,星夜兼程,從sc一路直抵宣武門外屯兵。當時,聞詔而至的各路勤王官軍共二十萬有余,但都畏懼滿洲兵的狠武,無人敢于帶頭出戰。只有這位已經55歲的秦良玉和她的“白桿兵”一馬當先。石柱軍人數雖然僅有數千,但一直為滿洲兵所忌憚。昔日的渾河血戰,讓那些大辮子們再也忘不了這些身體矮小,手持超長銳矛的士兵。因此,當“白桿兵”吶喊沖殺之際,滿洲兵心自發怯,最終迫使皇太極接連丟失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撤圍而去,bj之圍只因石柱軍的一次沖鋒便得以解除。

    此戰僅僅數千石柱軍便生生地嚇跑了十萬滿洲鐵騎。這支橫掃了大明和蒙古草原的八旗鐵騎,當再一次面對屈屈數千白桿兵的時候,十萬大軍竟然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掉頭便跑回了老家。戰後,當袁崇煥被用一個吊籃吊上城牆時,同為勤王將領的秦良玉卻帶領著石柱軍風風光光的踏入了bj城。當bj百姓爭相購買‘逆賊’袁崇煥身上的一塊肉時,迎接秦良玉的bj人卻是萬人空巷。秦良玉和石柱軍從此成為了首都的戍戎部隊。兩相比較,袁崇煥的死似乎就是必然的了。

    十年後,十余萬起義軍入寇sc秦良玉留下獨生子馬祥麟和兒媳張鳳儀夫婦及秦良玉的佷兒秦翼明守衛都城bj秦良玉奉召前往回剿。後因王嘉胤、王自用的起義軍危及京畿,朝廷又派張鳳儀與夫君馬祥麟二人分兵迎敵。石柱軍僅留秦翼明獨守京城,馬祥麟與妻子張鳳儀揮軍前往絞殺王嘉胤和王自用,並一直追得起義軍從sx逃到北直隸、再從北直隸逃到了hn後來秦良玉的兒媳張鳳儀戰死于hn侯家莊。

    無奈呀,此時的農民大起義已經是一浪高過一浪了。九年後的襄陽,重整旗鼓的張獻忠將馬祥麟包圍了。孤守襄陽的馬祥麟在城破殉國之前,寫給了他的母親秦良玉最後一封絕命信,信中說︰“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為念!”而秦良玉在給自己獨生子的回信中只有一句話,共五個字︰“好!好!真吾兒!”馬祥麟永遠也看不到母親的回信了,然而世界上有哪一位母親能在面對獨生子即將殉國時,還可以說出這樣的話?這需要多麼偉大的胸襟?這需要經歷多麼痛苦的內心折磨啊?然而秦良玉就只有五個字來回答自己最後的兒子;回答兒子最後的留言。而這五個字卻包括了古往今來中華道德傳統里的最核心、最高尚的意義,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忠君報國、忍辱負重。她真的太偉大、太偉大,偉大的讓人難以言表。

    我們這個華夏的歷史過往,為國捐軀的英雄有太多了,然而當一位母親在面對自己的獨生子即將為國而死時,留下的不是眼淚,而是對兒子舍生取義的贊揚和對自己兒子德行的榮耀,世間又能有幾人?好!好!兩個字是加倍的贊同與支持,真吾兒!是她為他感到驕傲!老人家,您能做得平凡一些嗎?好讓我們能看到您脆弱的一面?讓我們能看到您在為獨生子的犧牲而流淚。然而您沒有,在您心中就只有神聖、只有那熠熠生輝的太陽之光。gz水西的安邦彥謀反,弟弟秦民屏也死于此次平叛之役,這讓秦良玉從此失去了全部的兄弟和唯一的兒子,幾個字寫的輕巧,可她卻已經犧牲了全部親人。

    當秦良玉回到家鄉sc時,她已經被父老鄉親奉若神明。當她走在成都的街頭時,迎接她的成都百姓都是紛紛在道路兩旁對她焚香跪拜的,因為她是他們活著的豐碑和永遠的守護神!幾十年的戎馬生涯,她百戰百勝,換來了兄弟子佷先後的犧牲在保衛同胞、保衛家國的戰場。她當得起百姓對她的一拜。然而她的努力卻換不回一個太平的世界,贏不回一個朗朗地乾坤。唯一能夠留下的,就只有家鄉父老的信奉、大明百姓的愛戴和後世的無限崇敬。

    不止百姓崇拜她,連皇帝也崇拜她,當皇太極被嚇跑後,bj安全了,崇禎帝大喜過望,特意在平台召見秦良玉,優詔褒美,賞賜彩幣羊酒,並賦詩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里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其二︰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其三︰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其四︰憑將箕帚掃胡虜,一派歡聲動地呼。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第一首詩里的‘由來巾幗甘心受,’大概是崇禎皇帝也在為秦良玉忍辱負重的過往感到自責吧。而第三首里的‘不是昭君出塞時,’則是這位苦命皇帝一生不投降、不和親的抱負。而最後一首里的‘丹青先畫美人圖’,秦良玉真的做到了,而且也是歷史中唯一一位做到的女性。崇禎皇帝一生僅僅賦了五首詩贈予他人,而秦良玉一人獨佔四首。

    史載秦良玉解除了後金的包圍,率軍進駐bj時,“馭軍嚴,秋毫無犯”,“都人聞白桿兵至,聚觀者如堵,馬不能前。”bj宣武門一帶的sc營胡同,便是當年她和石柱軍的駐地。那駐地的大門上刻有“蜀女界偉人秦少保駐兵遺址”。請大家注意‘偉人’兩字,從明末至共和國開國,稱得上偉人的能有幾人?而這個評價對于秦良玉來說,真的是當仁不讓。她帶領士兵及家屬紡棉織布,bjsc營附近的十幾條‘棉花胡同’都因此而得名。清人的一首《sc營吊秦良玉駐兵遺址》詩中道︰“金印夙傳三世將,繡旗爭認sc營。至今秋雨秋風夜,隱約鉦聲雜紡聲。”

    崇禎終于因為他自己的窮兵黷武和不顧百姓死活而葬送了漢家的花花江山。他本該試著學習秦良玉身上的偉大,他本該將執政的主要精力用在削弱番王、整頓吏治和給予百姓土地和生存權利之上。朱姓諸王也早已成為了一群食肉、喝血、吸髓的惡魔,數十萬的皇族佔據著這個國家一半最肥沃的良田;大明的官吏們大多數人只知道貪墨、黨爭和媚上。這個帝國已經腐爛透頂了,如果無法改變這些狀況,他的外敵只會越來越強大;他的內部叛亂永遠也無法平息。

    就是強大如秦良玉也只能獨自哀嘆︰“大廈將傾,一木難支”。可直到大明已經亡國了,崇禎也已經自縊了,秦良玉依然在戰斗,依然在保衛著sc地方和大明的疆土。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許笑之重生大明》,方便以後閱讀不許笑之重生大明128丹青先畫美人圖 4 第十五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許笑之重生大明128丹青先畫美人圖 4 第十五章並對不許笑之重生大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