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記

第165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殺豬刀的溫柔 本章︰第165章

    應老夫人這次沒有再回丈夫身邊, 被長子應杰迎入了府中, 但應杰與她這位母親感情淡薄,母子倆生疏與同陌路。

    除了這位她親生的長子, 應老夫人另兩個養在她膝下的兒子實則為庶子, 不是她所出, 她視如己出養大但還是要隔著一些,她小女兒才是她的掌中寶, 她的心頭肉, 是她中年以後的寬慰,就是女兒嫁了她也沒落了對女兒的關愛,現今听女兒在跟前說道宋家如今的局面, 她朝斂眉費解的女兒嘆道︰“此事已成定局, 往後該是你的你就接著,不是你的你半個字都不能吐露,若不然你老父老母也護不住你。”

    應芙已經嘗到了厲害,沉默了方許,她別過臉, 不想讓母親看到她紅了的眼眶, “我不是為我自己爭,我什麼時候為的不是大郎, 為的不是這個家?當時宋家因妹妹身陷險要,我不也心甘情願賠他同生共死?我是宋家的媳婦啊, 是要埋進宋家祖墳的人,他們現在這般樣子, 倒成了我是宋家的罪人了,算了算了,不給就不給罷,就當是我給他們賠罪了。”

    她說著忍不住心頭的悲痛,她不敢在大郎面前哭訴,但在心愛她的母親面前痛哭了起來。

    她哭得應母心如刀絞,又氣又怒地捶向了她這說不听勸不開的女兒幾手,也哭道︰“你這孽障怎麼就說不听啊,你現在得的難道就少了?宋家不可能是你一個人的你怎麼就想不明白啊!”

    “我們家難道為他們家做的就少了?”應芙哭得難以自持,捂著臉哭道︰“大郎不疼惜我,難道您也不嗎?”

    欲壑難填,應母見女兒還陷在她對宋家付出諸多,宋家必須個個都依著她的偏執當中轉不過彎來,心口堵得喘不過氣來,抓著女兒的手喘著氣道︰“你要氣死你的老母親了,兒啊,你莫要不撞南牆不回頭啊,這些話你一個字都不能跟大郎說,說了就難以挽回了,你夫郎記事記在心中,他比你爹還狠啊你可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娘,你別氣了別了,我知錯了。”應芙見母親被她氣得上氣不接下氣,忙不敢說了,連忙召了下人進來侍候母親用藥,等人平了氣息才依在母親的身邊心灰意冷地跟母親道︰“罷了,就這般過罷,我不強求了。”

    女兒看來是不可能低頭了,應老夫人知道她這個女兒的驕傲倔強的性子,她一眼望穿了女兒的以後,可也知道說出來女兒也不會听了,她心中悲惶萬分,閉眼流下了淚來,“芙兒啊,娘的心肝,就當娘求你了,你千萬不要再爭了,現在你的處境,你就是賠好幾年的小心都補不回來,再爭就沒路可退了。”

    她兒當自己已無所求,等到有一天等她明白大郎才是那個對她真正割斷了情義的人,她就是悔也來不及了。

    “呵,”應芙明白母親的話,她笑出了淚來,無奈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這個道理孩兒懂,孩兒不是不能認輸,只是傷心啊,傷心我再如何付出,大郎也不當我是自家人,這家不掌也罷,隨他們去了。”

    應母搖頭不已,已無力跟女兒坦言,感情不是這樣計算的,宋家也絕不會沒了她就會倒的,太多人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最後才一敗涂地。

    應芙在母親這邊痛哭了一場,心情寬松了方許,這天她在婆母處等到了來母親前請安的大郎,跟他在婆母這用了膳,等回去後看到了大郎在臥房等著她,她面露欣喜,在他面前跟往常一般做足了小女兒情態,但等床事一盡,她扭過頭背著他睡,不想再依偎他入眠。

    她做得小心,宋鴻湛也未伸臂攬她,夫妻倆跟之前的幾個夜晚一樣各懷心思各睡各的,所謂同床異夢,咫尺天涯不過如此。

    **

    平昌十三年冬末,德王妃在德王府順產了一女。

    次年德王頻頻受召進入宮中,燕帝放開了晏地的通行令,換取引進了晏城的一些種糧,在開春之季皆栽種了下去。

    去年秋末,大燕各地都有豐收,想必今年會勝過去年。

    而晏城通行令的一出,無形中也突出了晏地作為德王封地王城的位置,一座需要通行令才能進出入的王城已隱隱有獨立于大燕,與大燕有相提並論之勢,燕帝對此莫可奈何,他現在還需要跟小王叔交換下去,但頂多一兩年就可以把晏城的東西都學到手,可到時候晏城有別于別的封地,獨屬于德王的形勢也會深入人心,莫說斬斷晏城與德王的聯系,就是想收回也難上加難。

    這是德王叔給他挖的坑,但就是他明知也只能暫且忍下,燕帝比以前更能沉得住氣,他現在已很少發脾氣,與王叔重修舊好之後還能與德王笑談幾句,叔佷倆感情有當年年少情深之形。

    德王也樂得看大佷子跟他談事,他現在謙讓不多,但該舍的他也舍,舍來的換來了他佷兒給的小恩小惠,完了他就拿這些小恩小惠做文章,也給晏城輸送了不少人進去,也拉了不少人跟晏城做買賣,這舉弄得燕帝跟他談話之前每次都要做萬全準備,生怕折一點利都被他這王叔借題發揮鑽空子。

    燕帝變得更謹慎了起來,而晏城在大燕的封鎖之下還是殺出了一條寬敞大道來。

    平昌三月春末,德王之女北晏郡主百日宴,德王府宴請親朋好友,不過只給宗室和宋家那邊送了請帖,眾人皆知德王宴客但難以入內,送禮德王府都不收,也就作罷。

    而這日一大早,易皇後就坐著輦車出了皇宮,不多久宋小五就收到了消息,吩咐了探子緊盯著那邊的行程。

    她這邊還未收拾裝扮,正看著小鬼父子倆臥在寢殿的地圖上听他們嘰嘰喳喳,等人退下後她就起了身,看父子倆齊齊向她看來,她道︰“再給你們半柱香。”

    早上他們一家會聚在一塊兒說說話,醒醒神,但今日北晏有宴有客來,就不能按平常的時辰走了。

    德王已經站起朝她走來,“一道罷。”

    沒她看著不習慣。

    德王向來放任自己對德王妃的依賴,他們夫妻倆白日各有各的事忙,小辮子又不喜歡他在她面前呆得太久,晚上他又要教世子,德王也就早上這段時辰能多賴她一會。

    “那好。”宋小五牽了他的手,回頭朝小世子望去,穿著晨袍的周承站了起來,也朝她走去,牽了她張來的手。

    世子算是沒有童年,十日也就能有一日的時間出去走動,宋小五也放過他假,但世子自己不願意,她就由他自行安排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但她看她這兒子的自制力,再磨磨心性,往後成就會遠遠勝過他的父親。

    兒子還是有點像了她的,因此宋小五在他身上投入的注意力也一日比一日多——萬物都有一個平衡,拿有著七情六欲的人來說,缺愛之人往後必注重索愛,缺關注之人必將有一個索求關注的過程,人生漫長也短暫,在這事上耽誤的時日一多勢必在別的事上花的精力就少,她不想那些沒必要的東西成為兒子的軟肋的話,那就得在他童年的時候滿足他,省得他日後再為此多走彎道。

    “您是要去門口迎皇嫂嗎?”周承牽著她的手問她。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是。”

    周承走了幾步,探頭問在母妃另一邊的父王︰“皇兄可來?我可去迎?”

    “不來,”領著他們走路的德王回頭看他,朝他揚了眉梢,“你皇兄要在宮里歇氣呢,見著你父王母妃他這一天可過不好。”

    周承收回頭,對那位皇帝皇兄與他們德王府的關系不予置評。但為著他父王,他與皇嫂所出的大佷子走得不太近,母妃說他這樣過于恩怨分明不太好他也沒理會。

    “去抱妹妹過來?”宋小五見聞杏把北晏抱過來了,便與世子道。

    世子扭頭就往後去了。

    “你去迎迎爹娘?”宋小五跟她家小鬼道。

    “去。”他早些去,可能還趕得上老岳父老岳母剛出門,德王平日忙,也就逢年過節的時候見著了岳父他們才能跟他們好好說說話。

    有些話是不能明言出來,德王心里知道岳父一家已為他竭盡心血,宋爹視他為子耐心處之,他也願意盡那份孝心。

    “今日都過來,你看著老師祖和老祖母一點,進門的時候扶他們一把。”老人老了所圖的就是小輩的那點子孝心,付出一生所圖的不過如此,宋小五現在很少有時間去探望他們,但每月還是要前去一次呆個一日,哪怕過去只是說兩句話呆坐片刻。

    德王沒說話,回了她一個吻,宋小五笑望了他一眼,得了他又一個落在額角的吻,听他笑道︰“好像我懂的比你少似的。”

    還不服氣了,宋小五笑著搖頭,牽了他到妝鏡前,抬首讓公公給他穿衣,她則去了屏風後。

    周承抱著妹妹坐到了凳子上,拿來了小鑼鼓叮叮  ,板著小臉哄著她︰“莫哭,哥哥陪你。”

    **

    德王妃盛妝冷臉帶著僕叢去了門口迎皇後,德王跟兒子說了幾句話,捏了女兒的小臉也不見她看他,帶著遺憾從側門而出,領著一干鐵衛騎馬前往了宋宅。

    德王府與現在宋家所住之地離得頗有一段距離,德王府之前佔地甚廣,周圍所住家宅不多,都是王公貴侯所住之地,但去年德王開口跟幾家商議讓出了一段距離出來修了一段叫“晏街”的路,在這段各家府宅的路後又修了一丈高的城牆別開了區域隔開了路與家宅之間的距離,再往前去就是市井,市井兩邊的路邊又建了店鋪,每家店鋪都歸德王府所有,所販賣之事皆是晏城拉到燕都之物,有很多燕都前所未見的物美價廉之物,就一個過年就讓這條長達百余丈的“晏街”聞名全燕都,到如今開春,也有不少人寧肯多費腳程也要過來買新奇實用的便宜之物。

    自德王從他大佷子手里拿到晏街這一段路的五年歸屬,他往宋家就走這條道了,這並不是前往宋家去的最快的一條道,但最安全,這廂清晨晏街還未開讓,但接了王府旨令的各路段管事快速拉開了路門,德王一行人通行無阻行過了晏街,踏上了前往宋家的官道,再騎行小半個時辰的馬程就到了宋家門前。

    宋宅遠遠見了德王府的人馬就通報了,德王剛下馬,往在前院最近的宋三郎宋興盛就過來迎了妹夫,與他道︰“正要啟程,你怎麼就來了?”

    “小五讓我來接你們。”

    “哪用得了這麼早?”

    “老人也來,她不放心。”

    “師祖和祖母已在正院。”宋興盛轉頭催了身邊長隨一身︰“去報,道德王過來迎祖母、師祖。”

    長隨一揖身,風一般快跑去報信去了。

    “一早就聚齊了,昨天就商量好了一家從正門出,老師祖和老祖母一大早就來了正門,剛用過膳就要出門,就听你來了,就沒動身,”宋興盛跟妹夫說著家里的情況,“家里這幾天忙得很,娘思來想去主意不定,原本說要給外孫女多備點東西過去,又想著你們府里又不喜歡這些虛的,今早臨時又減了幾車的零碎東西,她等會要是跟你說這些東西你就听著,但她要是問你要不是要把減的東西拉上不要答應,她就想要有個給她拿主意的。爹听她都念得煩了,回頭你叫小五哄哄她,老太太現在是一會兒一個主意,話多得很,爹已經制不住她了。”

    老岳母的事,德王只有順的份,他才不會以小失大,因此對三舅兄的話但笑不語,反問他︰“你們是昨日到的?”

    “我家昨日下午,”宋興盛現在在兵部當主事,皇帝沒有架空他,他手上管的事不少,現在這當頭誰都忙,他的空閑時間更是少,能抽完整的兩日空來也是頗費功夫,“興祖媳婦昨日下午就到了,他半夜才到。”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好,皇後這時快到府里了,你們晚她一步,等你們進了府,讓你們媳婦去見她一面,老母親老祖母就算了,用不著過去畢恭畢敬。”

    “曉得,我這就去跟父兄商量一下。”該叮囑的要叮囑,雖說皇恩浩蕩,但宋家身為德王府的姻親得掌握一個度。

    宋興盛與德王說著話但腳步甚快,不一會兒就踫到了過來接他們的宋鴻湛,他們一踫頭快步說著話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堂前面,德王恭敬地跟宋家的老祖母和老師祖見了禮,這一行人就準備出發了。

    宋家男丁走在前面,老人和女眷走在後面,德王回程沒騎馬車,跟老岳父和舅子們擠在了同一輛馬車上,幾個人膝蓋踫膝蓋,這是過年那會德王過來請宋家人去府里跟德王府團圓的時候有過的光景,沒想沒過三月又來了一次,德王一擠進去強佔了一個位置坐穩就笑道︰“以前在王城小五就老惦記著你們,現在我問她你們可有幾日沒來了,她眉眼不動,想必乏了。”

    宋韌當即就笑了起來,朝坐在身旁的女婿笑道︰“她就是這性子,你有幾日沒見她了?”

    “天天見好不好?”德王沒好氣地回了一句,接過了四舅哥遞來的茶水喝了一口,朝大舅哥問道︰“應家今天來的是哪些人?”

    “我岳母和舅兄一家,還有應家大老爺他們一家都來,族里的那位老夫人和她膝下的另兩房也跟著過來。”宋鴻湛回道。

    “應杰有些能耐啊。”德王道。

    與他同坐在主位的宋韌在旁瞥了他一眼,在德王另側的宋鴻湛看了父親的眼神,與妹夫低聲道︰“他乃聖上屬意之人,爹下半年入內閣讓位,不出意外他大概就是下一任了。”

    下一任戶部尚書,這還是德王府尋的人,德王聞言笑了起來,朝大舅哥挑了下眉︰“應兄不跟咱們一條心罷?”

    跟德王肯定不一條心,他是聖上的人,但跟宋家的話還是有點感情的,尤其跟他爹,宋鴻湛看了父親一眼,又跟妹夫耳語道︰“絕算不了自己人。”

    德王沉吟了一下,“這就有點難了。”

    “沒什麼是不難的,”宋鴻湛頭往後伸,倚在車沿的三角處,淡道︰“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我等大可不必自傲,他人也不可小覷。”

    應家再上位,必要付出上位的代價,高處有高處的尊貴,也有高處的寒冷,應家身為應家嫡子從小身處權力爭端漩渦又再上一步台階,只會比他們宋家懂得個中滋味,他往後只會是勁敵,絕不是什麼任意打發的螻蟻,他們宋家走的這一步棋稍有不慎,必會反噬。(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宋記》,方便以後閱讀宋記第165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宋記第165章並對宋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