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璀璨時代

第716章 我對此很有信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執筆新夢 本章︰第716章 我對此很有信心

    華娛璀璨時代!

    禮台上布置有三張沙發座椅,是為楚軒、劉藝妃和周捷倫準備的。

    三人各自接過服務員遞來的話筒,然後分別在沙發上坐下。

    座次很有意思,劉藝妃坐中間,楚軒和周捷倫坐兩旁。

    這說明,劉藝妃的劇組權力最大。

    在場老總們饒有興致的看著這一幕,往常參加電視劇招商會,為他們深度解讀項目的人,不說老態龍鐘,大多也是頭發半白,再年輕也是奔四十年紀的人。

    如今登台三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這不僅是他們頭一回見,亦是行業里的頭一回。

    對此,老總們很有新鮮感。

    “各位老總好,我是《來自星星的你》的總制片人,劉藝妃。”劉藝妃率先發話,拿起話筒自我介紹。

    這麼多老板來招商會,她是事先在黎鱈那里就得知過情況的。

    只是親臨現場看見這樣的大場面,還是讓她有些緊張感。

    好在提前有準備,只需按照熟悉過的文本來講述就好。

    隨著她的開口,投影里幕布中的幻燈片內容也隨之切換——項目背景。

    在場數百人抬頭看內容,偶像劇的大致歷程也隨之揭曉。

    偶像劇這個名詞是從2001年開始流行的,自2001年的《流星花園》爆火,行業才漸漸有了偶像劇的市場,且市場份額在逐年攀高。

    2001年的《流星花園》作為偶像劇鼻祖面市,當年的收視統計不夠明確,但這部劇絕對是現象級的電視劇。

    當時國內電視劇市場的都市題材中,多是警匪、破案、生活類型劇,《流星花園》的出現則打破了當下都市劇現有元素框架,讓都市劇多了個偶像元素。

    看到《流星花園》大獲成功,這讓寶島娛圈方面一發不可收拾,來了波偶像劇大熱潮。

    2002年的《薰衣草》,2003的《海豚灣戀人》,2004年的《斗魚》,2005年的《天國的嫁衣》和《王子變青蛙》,2006年的《微笑百事達》和《東方朱麗葉》,2007年的《放羊的星星》和《轉角遇到愛》。

    這些都是來自寶島的劇,也無一例外的都火了。

    寶島的偶像劇理念來自于南韓,他們是最先引進南韓電視劇的地方。

    南韓方面看寶島的“仿品”在大陸能這麼賺錢,南韓方面也坐不住了,把自己的“真品”紛紛推進大陸。

    然後,《藍色生死戀》、《浪漫滿屋》、《天國的階梯》等等,全部火了。

    在場的人看到,偶像劇從最開始的零點幾的市場份額,已經一路攀升到現今2008年的15左右的市場份額。

    離30多的市場主流包含武俠在類的古裝劇份額越來越近,這寶島和南韓無疑是兩大主要推動者。

    這就是偶像劇于當下時代的市場背景,已然成為一大熱門元素。

    邊听劉藝妃講話,邊看幕布里的內容,老總們也了解了個大概。

    這時,有人舉手“劉總,15是市場總份額,這個東西是難以統計的,在我眼里更有效的是播出後的同檔期份額,同檔期不論什麼類型的電視劇加起來都是100市場份額,你認為《來自星星的你》播出後能佔領多少?”

    這位老總很精明,說了那麼多偶像劇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沒什麼用,這只能代表《來自星星的你》有不錯的市場和前景,但不能說明《來自星星的你》具體能有多少市場和前景。

    精明歸精明,但問的問題很無效,這個東西現在壓根無法預判。

    這位老總之所以這麼問,無疑是想在劉藝妃身上找到投資和贊助的更多信心和更大期望。

    招商引資能否火熱的關鍵,取決于老板們對這個項目有多大的信心。

    舉辦方的綜合實力和過往成績是信心的基礎,但想要有更大的投資和贊助,說白了就是要看發言人的口才有多好了。

    劉藝妃說道“這個東西難以預估,說出一個具體的數字也很虛,但有我、楚導和周制片的合作,加上璀璨時代精益求精的制片追求和綜合實力,以及導演組老師們的專業能力,我想本劇播出後的市場份額不會低,會達到各位老總心里的預期。”

    這樣的回答四平八穩,無有錯漏,也是讓在座老板們認同的。

    以楚軒、劉藝妃和周捷倫的人氣,以璀璨時代的優秀制片經驗和宣傳等頂尖的綜合實力,這部劇的市場份額想來也肯定不低,眾人也沒有任何對該劇撲街抱有什麼理由。

    但是,劉藝妃的話並不能增加老板對該項目的信心,因為說的都是老板們有所預料的。

    在場的這些老總,更希望听到一些預料之外又能提升信心的東西。

    投資本就帶有點賭博性質,每一位投資者的內心多少都有點冒險投機的傾向。

    嚴謹的言語往往過于保守,讓這些人提不起興趣,專業的東西在座的人又听不懂。

    招商會不是座談會、不是影視探討會,並不需要發言人那麼嚴謹,也不需要發言人那麼專業。

    若是劉藝妃畫個大餅,說一句《來自星星的你》市場份額比《赤焰傳奇》更高,即便是畫餅,但這也是老板們更希望听到的一種回復。

    劉藝妃是總制片人,是帶領在場老板賺錢的人,是這個項目的領頭羊。

    領頭羊越有自信,後面的羊才會有更多信心紛紛追隨。

    然而,劉藝妃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合,一時難以明白投資者們在精神和內心需求上需要的是什麼,她只能平平穩穩保證自己不出錯的去回答問題,總歸這樣的回答也並沒有什麼毛病。

    幻燈片切換,來到下一個重點——項目定位。

    劉藝妃說道“相信在座各位老總在來之前,肯定對偶像劇的市場,和我們三個人在市場價值的體現情況有所了解……”

    在座眾人一邊听劉藝妃講,一邊看幕布里的內容。

    偶像劇,年輕人絕對是這個市場的主流,這是隨便一個人都懂的行情。

    而楚軒和劉藝妃的劇,從《天龍》至《赤焰傳奇》,受觀眾喜愛的數據走向越來越年輕化,30歲以下的年輕人觀眾粉絲佔比已經達到76,3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佔比24。

    這不能說明兩人的中老年人市場越來越少,只能說年輕人市場越來越大,畢竟以這兩口子的火熱程度,兩人的觀眾粉絲明顯是逐年有增量的,只是年輕人粉絲的增量更快更多而已。

    周捷倫的粉絲數據走向更是一邊倒,買過專輯的粉絲中,30歲以下的歌迷佔比高達92,30歲往上的才佔比8。

    以兩者間差不多的咖位和粉絲體量,很明顯周捷倫的年輕人市場比楚軒和劉藝妃更大。

    這個數據是多年抽樣調查的結果,並不代表雙方整體的粉絲畫像,做個參考倒是足夠。

    在場投資者們在來招商會之前就有預料,這部劇的定位大概率集中在年輕人身上,然後往中齡層的方向溢出,老齡層的市場肯定不適用于讓偶像劇去挖掘。

    現在看來,項目定位如他們所料。

    如此定位,更適合中低端品牌贊助,高端的品牌代表高價,高價的東西少有年輕人願意去消費。

    依照幻燈片里的數據概況,楚軒、劉藝妃和周捷倫先結合起來將年輕人的市場廣度最大化,然後楚軒和劉藝妃借周捷倫的影響力提升年輕人市場,周捷倫借楚軒和劉藝妃的影響力讓其音樂往中齡層市場方向發展。

    “這是雙贏的合作。”從粉絲畫像上來看,老總們得出這個結論。

    這個結論,也說明《來自星星的你》將比一般偶像劇的收看廣度更廣闊,會在中齡層市場打開一定局面。

    有了一定中齡層的市場,這又說明高端的品牌贊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適用于這部劇,有足夠的具有高端消費能力的中年人能夠被吸引去消費。

    有人舉手提問“劉總,在整部劇的市場中,中齡層市場你預估會佔比多少?”

    目前高端市場消費主力還不是年輕人,是中年人。

    對于這個問題,是讓高端品牌的贊助商們很關心的。

    劉藝妃說道“這個問題不好作判斷,只能按照以往的劇作數據來預估,但在這部劇中,我的媽媽會扮演一個角色,也就是我劇中的母親,還有黃博會扮演我在劇中的助理,戲份不少,在一定程度上應該會擴大中齡層的市場。”

    眾人感到了意外的驚喜,劉藝妃的媽媽會參演一個角色?現實中的媽媽跑到劇里繼續演媽媽?

    在楚軒和劉藝妃的粉絲群體里,“劉媽媽”這個名字可是出了名的,完美母親的形象讓大批粉絲對“劉媽媽”非常有好感。

    劉媽媽和劉藝妃母女攜手拍戲,這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噱頭,也有引領中齡層女性追求高端時尚潮流的可能。

    還有黃博,演劉藝妃的助理?黃博能帶動中齡層男性的消費市場麼?

    不少人在思考,這次劉藝妃的回答雖然依舊四平八穩,沒有強有力的言語來表現出自信,但得到的驚喜總算讓部分贊助商有了更多的投資信心。

    劉藝妃本不想拿媽媽來營銷,但媽媽出演這個角色是事實,跑也跑不掉,加之有人把問題問到這一塊了,她也就如是說了。

    劉藝妃也知道媽媽在她和楚軒的粉絲里頭很受歡迎,把媽媽出演角色的情況如實相告給在座的老板們,應該能提高他們的投資預期。

    看在場的老板們興趣更濃了些,初次作為總制片來到招商會的發言現場,她這下隱約摸到了些門道,好像搞清楚了這些老板喜歡听一些意料之外的消息,或者說喜歡听一些意識形態上的東西。

    她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對不對,還在學習和觀察的過程中。

    “各位還有什麼問題?沒問題話接下來由周制片和楚導講內容創意。”

    幻燈片切換,來到下一個重點——內容創意。

    看在場的人沒有問題,周捷倫先拿起話筒“大家好,我是《來自星星的你》的制片人周捷倫,主要負責音樂部分。”

    眾人鼓了鼓掌,抬頭看幕布內容。

    音樂和電視劇合作是正常的情況,但整張專輯跟電視劇合作是前所未聞的。

    十幾首歌跟電視劇怎麼融入?這劇該怎麼拍攝把音樂表達出來?後期該怎麼剪輯能更好的呈現音樂和情節的結合效果?

    這些雖然是大家的疑惑,但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這種專業上的東西,就算給他們說了他們也不明白。

    他們只知道的是,《來自星星的你》在搞創新,在搞一部區別于市場的偶像劇,或者是在定義偶像劇的新方向。

    他們關注的重點是,創新是好事,代表制片方有追求,代表這部劇的潛力無限,但弊端就是創新的結果是否能被市場很好的接受?

    這時,有人說出想法

    “絕大部分的偶像劇都來自寶島和南韓,去年韓流發生了那檔事,讓韓流的電視劇暫時性退出大陸市場,但也有寶島電視劇將之取代。”

    “這無不說明,大陸自制的偶像劇完全比不過寶島方面,偶像劇方面是寶島娛圈的主場,以前也有不少資方進軍偶像劇市場,但幾乎全都失敗了。”

    這些年來偶像劇越來越多,部部不說有多火,但成績都是可觀的,給市場一種偶像劇出現一部就能大賺一筆的感覺。

    但出現的偶像劇不是韓劇就是寶島的劇,因此在前幾年的時候,不少大陸資方開始向偶像劇進軍,但大陸自制的偶像劇百分之九十五的都宣告失敗。

    當年的《男才女貌》是個例,唯一連續成功的只有趙寶罡導演。

    差距在哪里?是不會拍嗎?不是。

    是大陸的導演沒有狗血思維,受傳統文化影響也拍不了情情愛愛的狗血元素。

    而前些年的偶像劇之所以火,就是因為劇情太狗血,打破了觀眾的認知卻能滿足觀眾的幻想。

    楚軒和林欣如的《男才女貌》也同樣如此,一個總裁對普通女一見鐘情,這多麼狗血,但卻能滿足很多女觀眾的精神追求。

    直到《奮斗》的出現,才稍微改變了下觀眾對偶像劇的感觀,偶像劇也可以不狗血,也可以講勵志、奮斗和拼搏。

    不管怎麼說,大陸的偶像劇整體比不過寶島和南韓,大陸的導演幾乎都不會拍偶像劇,這是多年來由市場給出的一個個事實結果。

    “璀璨時代的電視制作在業內頂尖,對于這點我想在場的各位都不會質疑,如果按部就班來搞一部符合當下市場主流的偶像劇,我很堅信你們能夠成功。”

    “但你們要搞創新,要搞音樂和電視劇的結合,要搞科幻元素,確定現下的市場接受得了嗎?”

    璀璨時代的實力擺在這里,楚軒、劉藝妃和周捷倫的人氣擺在這里,如果這樣的組合就按照當下市面上那些主流的狗血偶像劇模式來拍一部劇,在場不少人都認為會大火。

    可現在要搞創新,加入科幻元素不說,還要融入音樂劇情,這就是不穩定的因素。

    這個不穩定的因素,能夠讓劇的上限無窮,也能讓這部劇的上限拉低,完全看市場能否很好的接受創新的東西。

    面對這位老總略帶質疑的問話,周捷倫看了看楚軒,這電視劇上的問題他耐不活,只能讓楚軒來回答。

    楚軒拿起話筒“科幻元素只是媒介,不會是電視劇的主題,前有《希望》微電影在市場打了個樣,我相信觀眾對這個新穎的小元素會很感興趣,真正影響感觀的是內容質量,在內容質量這方面我覺得在座老總更不用擔心璀璨時代的創作實力。”

    眾人微微點頭,影視劇說到底還得是內容為王,這才是核心的東西。

    既然科幻元素只是媒介,那想來在劇中也就是創意佐料,這樣的創新還是能理解的。

    “至于音樂和劇情的融合……”楚軒說道“眾位老總多多少少都感受過音樂的魅力,如果光看劇情不听配樂,觀眾是難以共情的,情緒是得不到的,這就是配樂的重要性。”

    “就像《神雕》,《天下無雙》這首歌一出,觀眾看我和劉總的劇情那感覺就來了。”

    “就像《赤焰傳奇》,《紅顏舊》一出,劉總的霓凰郡主就會讓觀眾感到傷感。”

    如果一段強情緒的劇情沒有配樂,但凡演員演技不足,那觀眾怎麼看怎麼尷尬。

    配樂的最大好處在于,即便演員的表演水平不到位,音樂渲染出來的氛圍也能感動人,也能帶給觀眾最直接的情緒。

    配樂是第一時間能給觀眾情緒的,如果演員表演也到位了,那音樂和表演的雙重情緒疊加起來,那傳遞出來的情緒效果才能無限接近于完美。

    在場的人雖不是專業的,但楚軒說的配樂的重要性他們也能理解。

    “問題在于這個項目不是要一般的配樂,而是很多音樂的結合,這不會顯得雜而亂嗎?”有人提出異議。

    楚軒點頭“這個問題問得好,也是我和劉總跟周制片要探索的東西,讓它不雜而亂,讓它變得完美,讓它帶給觀眾的情緒最優化,那這個問題就能得以解決了。”

    看楚軒自信的樣子,芒果台購片主任笑道“楚總,你是新人導演,你有信心做到你說的這一切嗎,你有信心能把你們的創意完美融合進劇里嗎,你有信心讓市場接受你們的創新嗎?”

    購片主任的三連問,讓在場的數百老板都興致滿滿的看著楚軒。

    要說演技,沒人說楚軒什麼,不說他們不怎麼看重演技,更看重藝人的商業價值,就說楚軒能夠開創一個表演體系並被北影進行實驗性教學,他們對楚軒的表演水平絲毫不質疑。

    要說商業,更沒人去質疑楚軒,楚軒的白手起家史堪稱奇跡,商業上的頭腦讓互聯網大佬都稱贊,就別說他們這些小資本去評價楚軒商業方面的事了。

    但是導演嘛,楚軒是切切實實的新人,在這個行業還沒有作品沒有成績證實楚軒的優秀,听到楚軒這麼自信的回答,他們很想知道楚軒哪來的自信。

    面對這個三連問,面對全場資本的聚焦,這樣的局面讓楚軒沒想到。

    楚軒捋了捋思緒,道“當初搞微娛,我是一個妥妥的新人,其中的各種創意在我眼里就是藝術,最終市場接受了微娛,接受了我的創意,並做到了十億價值。”

    “兩年前搞龍游,我在這一行同樣是新人,平台上的各種創意也是藝術思想在締造,今年年初龍游面市,事實證明市場接受了它,接受了我的創意,並把整個行業帶到了百億規模。”

    “現在我作為導演,同樣是新人,所有的創意仍是在發揮我認為的藝術思想,十億的東西我做了,百億的東西我做了,一部劇幾個億的東西……”

    楚軒微微一笑“我對此很有信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璀璨時代》,方便以後閱讀華娛璀璨時代第716章 我對此很有信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璀璨時代第716章 我對此很有信心並對華娛璀璨時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