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回到1978

第316章 我們的目標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帥哥傳說007 本章︰第316章 我們的目標是……

    我能回到1978第316章我們的目標是……

    第316章我們的目標是……

    1985年5月17日,李文凱帶著傷病當中的烏鴉哥,跟5名保鏢回到了燕京,並在自己早就購賣的一個跟在南池子大街管慶西巷附近的另外一個三進的四合院住了下來。

    一般外國人到國內一般是住在燕京酒店,不過這6個人是李文凱的兄弟,自然要住在自己家里。

    早就打電話回來,芮清雅也請了幾個清潔工過來收拾干淨,並采購了一些日常用品。

    烏鴉哥不覺得什麼,倒是切斯特他們對于這些華夏的傳統建築四合院非常喜歡。

    影壁牆,大銅缸,還有院子里面的葡萄架子石榴樹,還有古樸的木制建築,讓西方的老外感覺到了華夏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二天,來到了華夏中醫院。

    院長陳開山已經帶領著大家搬了進來,一些倉庫、藥房什麼的後勤也正在準備當中。

    咱們的中醫其實用到的設備並不多甚至並不用設備,只要一個中醫大夫跟一個診箱就能開工。

    “陳老,把大家招集起來,咱們開個會。”李文凱進門,陳開山過來,李文凱跟對方說道。

    “那我去吧。”陳開山的徒弟兼院長助理竇力強見到師傅年紀大了,不方便,于是說道。

    醫院從開工到現在,李文凱基本當起了甩手掌櫃,跟大家見面時間很少。這人呀,接觸少了,自然也就陌生,大家對自己這個有錢的老板全國首富也是很害怕。

    “好,去吧。”李文凱滿意地點點頭。

    竇力強走後,李文凱看見陳開山好像老了好多,心痛地說道︰“以後工作多交給徒弟去做,我過後要招聘一個專門負責醫院日常工作的助理給你,讓你從這些繁瑣的工作當中解放出來,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醫學上,同時也讓竇力強解放出來,專門跟你學習中醫的專業知識。”

    “你要是有這方面的人才也可以跟我推薦一下,可以懂得中醫知識而且要解決日常的繁瑣的工作,學歷要求也不高就高化吧。”

    竇力強是陳開山的得力門生,讓他做這些普通的工作太大才小用了。

    隨著這些老中醫的年紀不斷去世,將來的中醫會落到這些徒弟身上。現在別看醫院有這些老專家,其實華夏中醫院的危機也是緊迫。

    要是不能在這些老中醫去世前,把這些徒弟培養出來,那將來的中醫會沒落得很快。

    中醫人才的培養的周期是非常長的。不像西醫,五六年就能出來,對病情的檢查診斷主要靠的是那些機器設備。

    咱們的中醫就不一樣。

    一個好的中醫大夫,沒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出不來。

    華夏中醫院,兩棟8層大樓,除了核心的專家組帶徒弟外,還招聘了一些護士什麼的,都是中醫業內的弟子徒弟出身,有著非常高的中醫理論常識。

    藥房呀,煎藥呀,還有采購藥品等後勤部門。

    在此其間,李文凱讓陳開山給烏鴉哥看了一下,開了個方子,交約藥房的人專門負責並在住院部住了下來。

    藥房的同志會有專門的煎藥的職工。

    這些也是專業性極強職工。

    中醫的中藥煎煮有一套專業性很高的方法。

    中藥有些藥有毒性,如何處理如何煎煮才能起到有針對性的功效,這些都是需要專業的方法。

    不然處理不好,會造成中毒的風險。

    跟40年後不同,現在的中醫普及還是非常高的,一般的普通百姓上了一定年紀的也會,只要交代好,一般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後勤部的同志匯報一下目前的工作,有什麼困難,有什麼好的方法也可以提。”李文凱說道。

    “老板,這是後勤部的解向榮解科長,解明智解老的長子,中醫世家,藥理研究方面在中藥的種植、處理、煎煮方面深有研究,深得解老的真傳,現在負責醫院的後勤工作,主管醫院資產藥品的采購還有藥房等工作。”陳開山說道。

    听到院長夸自己孩子,解向榮謙虛地說道︰“院長過獎了。”

    “好。”李文凱點點頭看著對方。

    解向榮,四十來歲。

    中醫世家出身,個人打小對藥理非常有研究,特別是在處理中藥上面非常有一手,主管藥品采購、中藥房等主要工作。

    “老板好,我們醫院在半年前就開始著手采購了中藥工作,現在藥房也成立,我們現在開始處理藥品歸類等工作,還有培訓職工等工作。”

    “在工作上,我有個想法,目前我們的藥品采購上,如果想拿到好的中藥,我們想我們如果成立一個主要的中藥種植基地就好了,這樣來不會被別人卡了脖子,從量上質上也能夠自己把控。”

    “現在市場上中藥,開始有一些假冒以次充好,如果不是專業高的人,往往會搞錯,到時候會給咱們醫院帶來不利的影響,當然,我會盡量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解向榮說了一下自己工作的一些內容跟建議。

    “你的想法我覺得不錯,很有前瞻性,想要保證藥品的質量,最好還是成立一個自己的藥品種植基地,保證醫院的同時也會向全國提供,你回去後寫個報告上來,地點、面積、種類還有人員跟資金等等這些,盡量寫詳細一點。”李文凱點點頭,“可以吧?”李文凱看著對方問道。

    李文凱不知道對方會不會寫報告,用征求的口吻問道。

    “好的。”

    李文凱接著說道︰“中藥基地的想法不錯,要做就做最好,要嚴格按照咱們老傳統的方法來種植,我要讓全世界想到中藥就想到咱們,咱們的才是最好的。”

    “不僅是為了醫院,同時咱們可以做成產業,哪些中藥最貴,我覺得我們可以種,什麼韓國、日本,我們要打敗他們。”

    “這方面日本人已經走在咱們的前面了,我找一次資料給你。”在中藥的種植上,日本跟韓國特別是日本在專業上做得非常好。

    這些資料在現代有的是。

    現在華夏中醫院招聘了包括院長陳開山在內有6名中醫大家︰

    封開誠,82歲,主治︰骨傷科

    烏浩宕,78歲,主治針灸、推拿科、小兒推拿科

    孫巍奕,80歲,主治︰腎病科、肺病科

    辛玉山,76歲,主治︰針灸,五行針灸傳人。

    解明智,72歲,藥理研究方面的大家,在中藥的種植、處理、煎煮方面深有研究。

    “我成立這家醫院賺錢是次要的,而是盡量在各位大家還在世的時候,多培養一些後輩起來,使得咱們的中醫得到好的傳承,不然諸位百年後,咱們的中醫的傳承會斷層,一旦斷層想再續起來,簡直比登天還難,諸位不想看到有一天,咱們老祖宗自己留下的好東西,到時候我們還要去跟外國人學習中醫這樣的一天吧。”

    “所以,我們的工作除了治病外,最主要的工作重點是培養新人上,我對各位的徒弟寄以相當高的厚望,你們這些晚輩也要努力,多跟各位師傅學習,我個人想法是,有道是貪多嚼不爛,你們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側重專業,我們醫院的6位專家成員,只要你們想學,我想,大家可以毫無保留地傳承給大家,我想,這是沒有問題的?”李文凱看著各位專家說道。

    大家點點頭。

    “我知道,咱們中醫有個不好的傳承,就是輕易不會傳外人,可是我還是希望各位大家為了咱們中醫的傳承,可以開放隔閡,能夠做到毫無保留地教會大家不僅是自己徒弟。”

    “拜托大家了。”李文凱對這些老中醫大家還是非常尊重的。

    各位大家帶的徒弟入職,這些徒弟也是經得起考驗的,人品方面都是沒有問題的。

    能夠再次出山,諸位也是看在李文凱提出的中醫傳承的這個光點。

    現在听到李文凱這樣說,都是大家的徒弟,彼此教也沒有問題。

    李文凱提出了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嗯,我希望在咱們單位大家可以融恰地工作,不要有外面單位的那些勾心斗角的不良習慣,也不要擔心自己的本事傳出去了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這會違背了我成立這個醫院的初衷。”

    “各位都是中醫界的翹楚,把眼界放高一點。”

    “我們的中醫現在受到西醫的挑戰,如果你們這一代掌握高超的的中醫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下去,幾十年後我們的中醫會是大家想象不到的,到時候連現在看起來容易的把脈看出有身孕也會成為傳說。”

    “我這不是威言聳听。”

    李文凱說道。

    大家听到李文凱說的這個,也想了想,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大家想了想,一種緊迫感涌上心頭,特別是那些徒弟。

    “所以,將來咱們的中醫,就看你們趁著各位師傅還能教的時候,能夠學到,不然等到這些老一輩的人過世了,想學,那就困難了,特別是咱們的中醫還主要是口口相傳。”

    “當然了,我所說的這些,前提條件是在咱們的在座的各位,其他的外人,那是不能教的。”

    李文凱最後說道。

    這個不用李文凱提醒,大家都知道。

    現在李文凱給專家組這些老師傅每個工資是兩千塊錢。

    而徒弟采用了了學徒工制,通過專家組的考核,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工資分別是200、300、400,最後經過師傅的考核覺得出師了,就可以升為專家單獨出藥方,跟師傅拿同樣的工資。

    三個等級,一年考核一次。

    李文凱說得很多,自己對醫院的將來的工作重點,大家也明白將來的工作重心。

    隨後,陳開山帶著李文凱跟大家一同參觀了整個醫院各科。

    現在基本的框架也搭建起來。

    “咱們現在可以開張了嗎?”李文凱問道。

    陳開山在一邊答道︰“可以,咱們中醫跟西醫不同,需要采購設備,我們一個中醫大夫就是全部,一個診箱就是一切,我們現在藥房雖然還有一些不足,不過這並不是問題,咱們可以開方子讓大家出去抓藥……”

    “那行吧,就定在20號吧,到時候搞個小小的儀式,我請一些領導過來參加助威助威。”李文凱一听于是說道。

    就這樣,華夏中醫院的開張日子就定了下來。

    “中午了,我請大家吃頓飯吧,走。”

    李文凱帶著大家來到了燕京飯店。

    “老板,幾位?”

    大廳,飯店的服務員禮貌地說道。

    “大概20個吧,給我準備三桌。”李文凱說道。

    兩桌太緊,李文凱一想,要了三桌寬一點,同時也知道大家飯量大,也是照顧大家。

    “好的,這邊請。”服務員說道。

    燕京飯店,是現在最高級的飯店,不少外國友人過來了都來這里吃飯。

    李文凱親自點的菜,都是非常好吃招牌葷菜,什麼烤鴨鹵肉,應有盡有,整整一桌。

    酒也上茅台,考慮到專家組的年紀大,李文凱開了3瓶進口的紅酒。

    “開吃,不要拘束。”李文凱舉起杯子,大家三桌的人站了起來,大家共同舉杯,李文凱說道︰“來,為了中醫的未來,干杯!”

    “為了中醫的未來!”大家大聲說道,特別是那些徒弟心里非常激動。

    他們今天听了李文凱的話,知道自己在醫院作用非常高,同時也知道李文凱對自己寄以厚望,大家在心里默默下決定,一定要努力盡快成長起來。

    “我有個想法,現在跟諸位商量一下。”李文凱喝著可樂看著大家說道。

    以陳開山為首的專家組點點頭。

    李文凱接著說道︰“為了更好地保存一些資料,醫院不久會針對大家拍攝一些教學視頻,大家回去之後可以提前作些準備,這是給醫院的這些晚輩學習也是留給後世一些教學資料,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趁著大家還在,盡量把大家的一身‘絕學’留存下來,形成影視資料,這是醫院的核心機密,不得外傳,現在跟大家商量一下,我希望大家不要有所顧忌。”這是非常重要視頻資料。

    “沒有問題,我全力支持。”李開山說道。

    其他老專家也非常支持。

    他們平均年齡在80歲左右,沒幾年活了,如果能夠利用這些影視資料把自己一身的所學留存下來留給後來人,那是公德一件,這比出書方便多了。

    有許多在坐的各位都是跟自己師傅口口相傳的學來的,你讓他們出書他們也不會,再加上他們年事已高,也沒這個精力。

    能夠過來的,也是對中醫的將來很擔心的,這個項目得到了大家的熱烈支持。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能回到1978》,方便以後閱讀我能回到1978第316章 我們的目標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能回到1978第316章 我們的目標是……並對我能回到1978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