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

第九十七章 天時人和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令狐沖啊沖 本章︰第九十七章 天時人和

    次日,公孫修幽幽醒來,竟已是響午。

    他只覺腦袋依然沉重,側頭望著身邊的王朱尚在夢中,抱著左臂胳膊,就像一只可愛的小白兔般。

    公孫修心想︰“這小公主要不是存著殺我的心,那該多好——睡著時的模樣倒是挺可愛的。”

    當即伸手捏住了她的鼻子。

    王朱迷迷湖湖的醒來,見是他捉弄自己,有些無奈道︰“不許踫我——”

    公孫修一手托腮,躺在她的身邊,打趣道︰“這都成了同床共枕的夫妻,又坦誠相待了,孤作為你的丈夫,踫也踫不得?”

    王朱垂頭喪氣下來,忽道︰“王上,你還是一意要滅扶余國麼?”

    公孫修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個道理,你不會不懂吧?”

    王朱有些意興闌珊,悶悶不︰“說到底,你還是要滅了我們扶余國。”

    他呵呵一笑,臉上無半分笑容,說道︰“倘若易地而處,你的王兄站在孤的位置上,也不會饒了孤的全族老小之命。欲成王冠,必承其重,既然戴上了天子冕旒,就要有被砍下腦袋的覺悟。”

    王朱臉色嚇得煞白,她明白眼前這個看似玩世不恭的燕王,實則殺伐果斷,不留余情,苦笑道︰“倘若我王兄易地而處,也會殺你全族老小。”

    “那不就得了?你王兄窺視遼東,殺害使臣,這筆賬孤還未曾跟他算。”

    公孫修說到這里,看到王朱似乎要哭出來了,當即把臉色一板,正色道︰“你不要哭好吧?這還沒亡國呢?再說了,亡國又不是把扶余國不分男女老幼的屠盡了,孤沒有那麼殘暴的地步,只要扶余國宣布滅國,麻余王到我大燕來當一個閑暇官職,既做人質,也當養老,過個安度晚年的機會也是有的,只是不能稱孤道寡罷了。”

    王朱擦了擦眼淚,听他尚且願意給王兄一條生路,盯著他的眼楮︰“你說得是真的假的?”

    “那是當然,君無戲言。你都已成了孤的嬪妃,孤還能騙你不成?”

    公孫修笑嘻嘻地眨了眨眼楮,“你王兄識趣不識趣,孤可就猜不透。若冥頑不靈,性命難保。”

    他說罷站起身來,換好衣服,出了寢宮。

    鄧艾等人已在等候,扶余國的牛加、馬加二人迎了上來,互相問候道別。

    公孫修一愣︰“二位使臣這麼快就回去?”

    牛加道︰“王上已跟我國公主喜結連理,結成正果,我等也不好逗留。”

    公孫修隨即明白過來,麻余王為的是自己親口承諾的“互不侵犯”,急忙把妹妹給送到前線來,嫁給這個處于戰火中的燕王,保得住扶余國就行,兄妹之情那是全然不顧了。

    可仔細一想,古代皇帝生女兒似乎也就是這點作用,公主外能和親,內可下嫁大臣望族,結為姻親,類似麻余王這樣把王朱丟在這里,掉頭就走的風格,他可是第一次听說。

    他擺了擺手︰“既是如此,那就後會有期。記得跟麻余王說一聲,我大燕與扶余國,永為盟國。”

    牛馬二人遠涉千里,就為了得到公孫修這句話,暗想︰“聯姻是否能換來兩國同心,今後各自為界,實屬難言。反正燕王口頭上已經這樣說,回去也可以交差了。”

    兩人拜別公孫修,留下大量的嫁妝,飄然遠去。

    “士載,你怎麼看?”公孫修問道。

    鄧艾恭維道︰“麻余王心中害怕,這才匆忙遣使送女而來,如今已經成了親家,自然皆大歡喜。這得恭喜王上不僅去一勁敵,再無後顧之憂,且喜得妃子,這一邊是沙場征戰,一邊是風花雪月。”

    公孫修仰天打了個哈哈,苦笑道︰“昨夜不是你所能預料的,當真是凶險萬分,幸好這兩年來東征西討,強身健體不曾落下,否則今日你就不是恭維,而是來吊唁了。”

    鄧艾哪知道燕王昨晚險些被割了喉嚨,還以為是暗指男女之事,笑道︰“王上正值年少,是龍威顯現,驅狼吞虎的體魄。若是——若是力不從心,可左以丹藥。”

    他一愣,隨即明白鄧艾想歪了,哈哈一笑︰“不提也罷。”

    沒來由的對王朱的際遇感到悲哀,雖然小姑娘昨夜險些把他給刺殺了。憑心而論,這個時代對女性的地位處于苛刻又隨意的態度,公主更多的不是掌上明珠,而是皇權維系邊疆安穩、群臣歸心的政治籌碼。

    這也是曹操能把六個女兒中的三個嫁給當時的漢獻帝,最終二女兒曹節當上皇後。曹丕篡漢時屢次進逼漢獻帝交出傳國玉璽,曹節怒斥兄長忤逆犯上,並把傳國玉璽擲在台階下面,義正言辭地罵得使者們抬不起來。固然有忠君愛國的因素,更多的或許是家族的冷漠。

    兩人早已制定了滅高句麗之戰的進軍路線,鄧艾擔心的是扶余國的背刺,此時再無後患,足以大膽的進兵。

    百馬城囤積糧食作為大後方,足以保證輜重的安全,鄧艾觀測了丸都城的地形,並且詢問降卒中有去過丸都城的士兵。

    最後得出的結論,丸都城是一座山城,其城牆建設環山為屏,山腹為宮,谷口為門,修築的質量勝在險峻,並不算結實。也就是長途跋涉不能攜帶破天弩,否則以破天弩進攻,沿著土坡、城牆火力全開的射擊,先以橛子箭把土城射程刺蝟模樣,燕軍攀登橛子箭登城,攻城的速度會大大的加快。

    公孫修道︰“事不宜遲,現在的丸都城駐守二萬大軍,都是弱兵,強征暴斂而來的兵卒,根本就是送死的炮灰、充數的雜魚,要讓他們看到我軍就覺得無力抗擊。反正經此一役,燕軍的仁義之師天下也瞧見了。孤不殺俘虜,只要乖乖的不抵抗,目標只有東川王一人。”

    鄧艾深以為然道︰“不錯。”

    當即命鄧忠率軍渡河,二萬大軍勢不可擋的氣勢進發丸都城。

    當得知自己被欺騙的高庸氣憤不已,可現在反殺回去也無濟于事,燕軍主力已集結完畢,百馬城軍容盛況,只能避其鋒芒。

    東川王臉色陰沉︰“偌大的一場戰役,竟被你打成了這個模樣,燕軍的影子你還沒瞧見,就望風而逃。不!不是望風而逃,‘望’也是瞧見了,爾等是聞風而逃。”

    高庸自知罪孽深重,跪在地上道︰“末將有罪,乞憐王上給末將戴罪立功的機會。”

    東川王突然嘆了口氣︰“紇升骨城已失——我之王城,竟也被公孫修改名換姓名為百馬城,現在西面屏障已去,燕賊東顧,我等何以抗之?”

    高庸暗然,柯謨也是腿腳發顫,高句麗其余四部首領更是坐立難安。這時斥候也匆忙來報,慌張地說︰“王上,不好了,扶余國的牛加、馬加二臣奔赴燕營,已將王室公主許配給燕王。”

    “混賬!”

    東川王此時再也忍不住了,臉色陰沉得可怕,不僅面臨兵臨城下,連盟友也背刺,丸都城當真是成了一座孤城,寒聲道︰“莫非天亡我也?”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目前唯一的生存機會,也只有逃過馬訾水,往沃沮那邊避難才能活下來。至于包括東川王在內的高句麗十一任君王苦心經營的地盤,可就要拱手讓人了。

    八日後。

    兩萬燕軍兵抵丸都城下,幾乎圍得水泄不通,人頭攢動中,燕軍旗幟迎風獵獵作響。

    公孫修策馬走在中軍內,望著山勢險峻的丸都城,有些可笑︰“士載,你覺得如果你是東川王,會如何抉擇?”

    鄧艾想了一會兒,說道︰“要麼降,要麼死,要麼就是逃過馬訾水避難。”

    公孫修心想若是給他去了另一邊,終究是後患,說道︰“幸好你沒在百馬城做出殺俘虐卒之事,否則燕軍于大節有虧,不得民心。”

    鄧艾心下凜然,嘆道︰“末將不敢居功,不殺俘虐卒,乃是軍中明令,遵守王命,乃是為將的職責,此功豈可包攬于一身?真要說起來,倒是軍中兵卒多有不解,常勸末將坑殺降卒。”

    “人心的向背是最重要的,仁義之師如無仁義,必定惹得敵軍死戰到底,那時可就得不償失了。”

    百馬城給了高句麗軍民百姓一個直觀的信息,燕軍此行的目的是東川王,與普通閑雜人等無關。而且只要願意投降,就不會被殺害,反而有所優待。這也讓不少人心思動,一是東川王頹敗顯露,二是燕國仁義之師,與其死戰,不如降燕。

    大部分被征調而來的青壯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漢罷了,戰爭自古以來的受益者只有帝王將相,農民百姓不過是被大時代的形勢裹挾了,誰不希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過安生日子呢?

    他也慶幸某人的大仁大義給自己穿越成了燕國世子,萬一穿越成了平頭百姓,這會兒肯定已被抓壯丁當兵,運氣差說不定就死在了某場戰役的路上。

    鄧艾命令大軍圍城,卻圍而不攻,命兵卒加緊時間造登城雲梯。

    東川王遙望城下的燕軍,心中也是膽顫不已,根本沒有開城迎戰的膽量,手下的士兵大多是征調來的青壯,又豈會是百戰之兵的對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第九十七章 天時人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第九十七章 天時人和並對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