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

第二十九章 襄平對決(一)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令狐沖啊沖 本章︰第二十九章 襄平對決(一)

    在前往的襄平的路上,公孫修探頭向窗外一張,所率的兩萬燕軍如同長蛇般蜿蜒,震天動地的氣勢如山岳一般,堅不可摧。

    楊祚、卑衍兩人策馬提刀護在馬車兩旁,現在可是新王繼位,出兵救老燕王的重要階段,要護得王上的安危。

    眼看新燕王探出頭來,楊祚低頭哈腰地說,“王上,您怎得不休息一會兒?距離到襄平,還需要三個時辰。”

    公孫修搖了搖頭道︰“東川王自然早就察覺我等出兵襄平,必在半路上截道,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楊祚正色道︰“王上放心,末將決不容高句麗一兵一卒活著回去。”

    此時已是寅時,月色朦朧,還有一個時辰天亮,兩萬大軍為快速抵達襄平,並不攜帶重型武器,旨在快速擊潰高句麗。

    公孫修眉頭一皺,說道︰“即便是擊潰了敵軍,也不可殺俘。”

    楊祚一愣︰“王上,高句麗反復無常,時常犯我遼東,如不圍而屠之,不足以震懾周邊小國。”

    公孫修臉上露出笑容,說道︰“自古兵書有雲︰殺俘不祥。高句麗雖說反復無常,我們也不能對其如此暴行,否則跟當年董卓、曹操之輩有什麼區別?”

    楊祚撓了撓頭,很不能理解燕王的想法。

    公孫修低聲道︰“該死的只有東川王一人,那些出征的高句麗士卒,十有八九也不願冒死攻打遼東,只是受征調、半強迫才來的。所以,驅逐東川王後,降者可免死。整個遼東民僅三十幾萬,兵止三萬,降俘可編入軍中操練,戰時打仗,閑時耕田,在遼東實行耕戰之策略。”

    楊祚頓時了然,說道︰“王上的意思是,末將明白了。可是要逼到他們繳械投降,不是太容易,對方跟我們兵力相當,只能互相交攻到一方徹底不敢頑抗了,才能受降。”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人口真的是個極其貴乏的資源。史書上記載的魏蜀吳加起來的人口總數,都比不上一千八百年後哈爾濱這樣的二線城市。

    這樣的情況下,鼓勵生育是必要的,可是來不及了,這是長期的與民休息、輕稅寬賦才能達到的。最好的快速增長人口方法,就是劫掠其他部落、小國的人口,遷徙充實,跟下鄉插戶似的弄到自己的領地上。

    類似江東的孫權,外號“孫十萬”,是指逍遙津之戰,張遼以八百將士向孫權的十萬大軍 沖,殺至主帥旗下,吳將陳武當場戰死,連孫權本人都險些被活捉。就此張遼威震逍遙津,江東小兒聞張遼之名止啼,孫權本人也落了個“孫十萬”的難听外號。

    可是孫權在劫掠人口方面,也足以稱為“孫十萬”。

    攻打李術,“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餘人。”

    打黃祖時,“十三年春,權復征黃祖,祖先遣舟兵拒軍,都尉呂蒙破其前鋒,而凌統、董襲等盡銳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騎士馮則追梟其首,虜其男女數萬口。”

    “十九年五月,權征皖城。閏月,克之,獲廬江太守朱光及參軍董和,男女數萬口。”

    以上孫權親自帶兵攻敵,並順手劫掠的人口就多達十萬人口,這還不包括劫掠山越、土著的青壯人口,一次大規模的勝利就能劫掠上萬人口。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曹操擔心江濱郡縣被孫權劫掠了人口,下令百姓內移。不料江濱百姓驚駭惶恐,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四縣,都不用孫權出兵劫掠,爭相坐船渡江逃往江東,曹操白送了十萬人口給他。

    可以說,單單是史書能看到的,孫權就帶走了二十萬人口歸江東。

    二十萬人口遷回江東可耕可戰,又能增加賦稅,休養生息三十幾年,又能增添兩代十幾萬人口。

    公孫修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增加遼東的人口,畢竟窮山惡水的遼東,大多還未開墾,也需要人力去完善和鑄造。

    他展開斥候帶來的高句麗布防圖,詢問眾人的用兵之法︰“諸位不妨研究一下,如何克敵?”

    諸人中,楊祚和卑衍屬于武力型的,倫直擅長奇詭之略,賈範則長于治國,短于軍略。

    <a href="http://" id="m</a>

    楊祚食指點了點襄平的外圍,說道︰“末將願率領五千人馬攻前鋒,先攻出一個缺口,亂了高句麗的陣型,燕王跟卑衍從後掩殺,陣型大破,必可解圍。”

    公孫修不答,作為最高決策者不能輕易開口,要听取眾人的思路後,再行總結。若是自己先開口了,臣屬也容易順著他的思路謀略,這樣就跟一言堂沒有區別了。

    “卑衍,你呢?”公孫修問道。

    卑衍皺起眉頭,搖頭道︰“此等破陣之法,先鋒要攻得極狠極 ,便如一柄利刃長驅直入刺進敵軍的腹部。可若是攻得緩慢了,敵軍的兩翼順勢包抄,則成困獸之斗。”

    公孫修聞言也不由得深思,說道︰“確實,一旦被圍,打先鋒的反而逃都逃不出來,營救更是千難萬難。”

    沉默不語的倫直突然站起身來,指著東南西北八角,認真道︰“倒不如分兵八路,每路以二千五百人造勢,推進至七百步結陣,前軍以破天駑齊射,中軍以弓箭,後軍則以長矛長槍沖鋒,攻勢從強到弱,敵軍單單是沖鋒這一距離到白刃交戰,都能打對方措手不及。”

    公孫修心下一凝,問道︰“參軍,這是什麼用兵之法?”

    倫直捋須一笑︰“這是臨陣之法,並無章法。司馬懿領教了破天駑的厲害,東川王跟他的高句麗大軍可不曾見過,破天駑一經發射,人仰馬翻,鐵胎盾牌都難以擋下。諸位要做的,便是前軍七百步開外結陣,齊射一輪橛子箭。然後中軍上馬突圍,以弓箭射擊,後軍則是步兵方陣,以步兵制敵軍騎兵。”

    公孫修听後大為感慨,說道︰“參軍這一用兵之法,雖簡單卻有效。孤認為,不可四面圍死,應留西北一角。高句麗眼看無路可退,必死戰到底。要留個缺口,逼其向西北逃竄,我們趁後追擊,敵軍更無戰意,求生本能的潰逃。襄平西北五十里地,這里‘太子河’阻攔。”

    說到這里,公孫修拾起一根小旗,插在襄平後方的太子河上,笑道︰“此河水是用來埋葬東川王的。”

    距離襄平城後數十里外的河流,名曰“太子河”,古稱衍水。

    此河之所以得名太子河,源于戰國末期燕國太子丹。太子丹為阻擋秦國兼並之勢,謀劃荊軻入秦刺殺秦王,可惜沒有成功。于是秦國派軍隊大舉攻燕,代、燕兩國聯合抗秦,在易水西面被擊敗,太子丹曾藏匿于衍水,積蓄力量準備反攻。燕王喜擔心秦國的報復,就處死了太子丹,送其頭顱獻秦軍以求和,後人為了表達對太子丹的懷念,“衍水”就被稱之為太子河。

    倫直大笑道︰“看來東川王不獻自己的頭顱前來求和,他是必死無疑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第二十九章 襄平對決(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第二十九章 襄平對決(一)並對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