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98章 殖民地大聯動(五)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98章 殖民地大聯動(五)

    開羅城內的槍聲很激烈,戰斗的烈度倒是很1般。因為1名法魯克王朝的士兵在城市巷戰中倒下,就會有10名以上的法魯克王朝的士兵轉身逃走。

    各個列強國家都有自己的軍人撫恤制度,撫恤制度基本都在正常運行。埃及法魯克王朝雖然也有撫恤的說法,但是士兵們根本不信這回事。普通埃及人扛槍當兵的原因是為了拿軍餉,混口飯吃。為了那點微薄的軍餉,根本沒必要賣命。

    1943年7月5日,經過8小時不到的“激戰”,等納賽爾率領的部隊沖進王宮,就見王宮內只有少數試圖搶掠財產的家伙,法魯克王朝上到國王下到大臣早就跑的無影無蹤。只是在寢宮以及會客室內還能聞到沒有完全散去的水煙的氣味。

    7月5日晚上,納賽爾迅速派兵佔領了開羅各個要地,並且向埃及各地駐軍司令發去電報,“埃及革命政府將在收回甦伊士運河的基礎上,建立起1個擁有完整主權的獨立的埃及共和國!”

    埃及各地軍頭接到這份電報之前已經得知了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了起義。很快,他們就收到情報,法魯克王朝的國王以及逃出開羅,而且在開羅軍事院校的大部分年輕軍官們都選擇加入了納賽爾1方。

    各地軍方大佬們並不準備讓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掌握權力,有些大佬已經下令準備部隊,聯絡親近的大佬,先找到逃走的法魯克國王後,將其控制起來。然後進軍開羅,奪取實權。

    然而納賽爾的電報發來,各地軍方大佬們立刻謹慎起來。因為納賽爾提出的建國條件是“收回甦伊士運河”。甦伊士運河是亞歐之間的關鍵水道,誰掌握了甦伊士運河,誰就在世界中有著強大發言權。所以英國哪怕是扶植起法魯克王朝這個傀儡,名義上將大部分埃及的治權交給法魯克王朝,卻還是將甦伊士運河牢牢控制在英國手里。

    如果納賽爾真的能夠拿回甦伊士運河,就意味著納賽爾不僅自己投奔了中國,還得到了中國的全面支持。埃及各地軍方大佬覺得英國尚且被中國打的落花流水,自己肯定不是中國的對手。

    埃及軍方大佬們立刻停止了進攻開羅的軍事計劃,同時還派遣了使者前往開羅,與納賽爾進行溝通。

    早了開羅外的軍方大佬,開羅城內的大佬也得到了消息。他們中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則派遣了使者前去與納賽爾聯絡,試圖摸清楚納賽爾的電報以及在開羅城內的公告到底有多大可信度。

    此時納賽爾已經向集結在身邊的軍官們反復強調,“我納賽爾肯定可以收回甦伊士運河!”

    除了1直追隨納賽爾的那些軍官之外,其他年輕軍官們也是將信將疑。收回甦伊士運河這件事在埃及無疑是1個能撐破天的牛皮,以至于連吹這個牛皮的人都極少。看著納賽爾那堅定的神色,那些並不堅定的軍官們都不得不認為納賽爾的確得到了中國的支持。

    對這幫動搖的軍官們來說,只要能夠收回甦伊士運河,埃及依附中國這件事不僅不代表埃及出賣了主權,反倒意味著埃及抱上了大腿。

    抱上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大腿之1,中國。對納賽爾不僅不是減分項,反倒是加分項!

    安撫完了這些軍官後,納賽爾終于有時間休息。25歲的年輕人,1兩天不睡覺毫無壓力,納賽爾穿著軍服,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雖然在面對非納賽爾1派軍官的時候表現得堅定無比,在自己獨處的時候,納賽爾依舊很是不安。他的確與世界人民解放軍的特派員進行了兩年多的聯絡溝通,也得到了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承諾。

    納賽爾甚至知道,大多數人都分不清楚世界人民解放軍與中國的之間的關系。普遍的看法是,世界人民解放軍是中國的手下,甚至認為世界人民解放軍就是中國軍隊。

    世界人民解放軍的確與中國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但兩者只是現階段站在同1個陣營而已。納賽爾很清楚,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承諾不等于中國政府的承諾。

    正在想著有可能遭到的背叛,納賽爾的戰友快步走進來。納賽爾剛睜開眼,就見門口的兩人中有1人身穿埃及普通的長袍,器宇軒昂,正是世界人民解放軍的聯絡員易卜拉欣。

    隨著近些年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也有些埃及知識青年前往中國求學,尋求埃及得到解放的道路。隨著世界人民解放軍建立,願意投身解放事業的埃及青年大多加入了世界人民解放軍。易卜拉欣•哈希姆就是其中之1。

    納賽爾連忙迎上去,與易卜拉欣•哈希姆擁抱。原本納賽爾對易卜拉欣有些內心的芥蒂,因為哈希姆是穆罕穆德的後裔,易卜拉欣•哈希姆出身阿拉伯名門。雖然這時代,阿拉伯的名門也就那樣了。納賽爾出身很普通,加上他思想激進,對于腐朽的阿拉伯名門相當看不順眼。

    除了出身的問題,納賽爾本人也不待見共產主義。而易卜拉欣•哈希姆本人是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這又存在了意識形態上的沖突。

    但此時納賽爾已經管不了那麼多,易卜拉欣的出現意味著納賽爾可以確定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承諾。此時的納賽爾最需要的就是明確的承諾,以及堅定的支持。

    擁抱完畢,納賽爾問道︰“我的易卜拉欣大兄弟,你這次要帶給我什麼樣的驚喜呢?”

    “沒有驚喜。”易卜拉欣微笑著答道。

    這話讓納賽爾臉色微變,笑容消失了。他設想過,在自己最脆弱的時候,中國以及世界人民解放軍肯定要提出各種要求,以鉗制納賽爾。英國人,埃及人都是這麼玩弄政治,納賽爾對此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他靜靜地等待著

    易卜拉欣繼續說道︰“恭喜這次起義的成功。我這次前來,是想與革命軍政府討論接下來如何落實之前談過的內容。”

    納賽爾的心情又從谷底飛上了山峰。易卜拉欣雖然出身名門,又是個共產黨,納賽爾對他有雙重的不爽。但是在1直以來的打交道中,易卜拉欣本人作風與阿拉伯人不同,他從不開在工作中開玩笑,甚至可以說,面對工作的時候,易卜拉欣1板1眼的完全不像是阿拉伯人。

    就如納賽爾所料,易卜拉欣接下來的話題,每1條都直指問題的關鍵。如何建立1個臨時政府,如何組建軍事組織,如何防止組織內遭到舊勢力的侵蝕,使得革命成果被攛掇。

    最初,納賽爾還耐心的講述自己的準備。但納賽爾現階段真正可用之兵就1200人,新加入的軍官們有214名,這批人的名單正在制作,還沒拿出來。新加入的軍官能夠帶領的士兵,據說有24004000之間。他們的名單還沒來得及制作。至于其他的工作內容更是來不及開始。

    所以納賽爾索性不再討論這些,他率直的問道︰“我的易卜拉欣大兄弟,中國何時會宣布承認埃及收回甦伊士運河?”

    “世界人民解放軍將在明天宣布,承認甦伊士運河應該歸埃及所有。後天,中國政府也會承認甦伊士運河歸埃及。”易卜拉欣•哈希姆平靜的答道。

    納賽爾以及身邊的革命政府的同志們都松了口氣。他們這1200人的實力根本不足以控制埃及,現階段之所以能讓埃及各路人馬不敢動彈,完全是拉虎皮當大旗,通過制造納賽爾代表中國利益的形象,成功唬住了埃及地方勢力。易卜拉欣表示明天就可以得到支持,納賽爾這1小撮人的影響力就穩住了。

    有了這樣的承諾後,納賽爾立刻提出了符合埃及傳統的思路,“世界人民解放軍準備在埃及哪些地區駐軍?”

    要是中國人問外國要在中國哪些地區駐軍,肯定會當賣國賊審判。在埃及,只有在埃及真正有能量的政治家才能問這種問題。

    易卜拉欣拿出地圖,在運河南北以及亞歷山大港以西的幾個地區指出了位置。在納賽爾沉思的時候,易卜拉欣解釋道︰“世界人民解放軍現階段不準備繼續擴大在地中海地區的戰區。主要力量會投放在從非洲南部1路向北推進的進攻方向上。”

    .

    說完,易卜拉欣問納賽爾︰“你對此有什麼看法麼?”

    納賽爾直覺的認為這對自己比較有利。如果中國軍隊以埃及為基地展開對歐洲的進攻,勢必要強化對埃及的控制。那時候納賽爾有可能會成為埃及的代表人物,但是也有可能出現更有實力的人取代納賽爾。

    如果中國暫時不擴大戰爭,納賽爾就可以利用世界人民解放軍來穩固自己的實力。

    當然,這麼做肯定有風險。首先,埃及國內肯定會有人想成為中國代理人。說納賽爾完全不怕,那也是開玩笑。不過納賽爾認為只要控制甦伊士運河,就可以將埃及體制內的文員團結在自己周圍。這批人的數量以及能力都不錯,可以很快讓納賽爾將開羅地區運轉起來。

    開羅是埃及的核心地區,掌握了開羅,納賽爾就能夠與其他地方勢力進行競爭。

    在討論以及計劃中,不知不覺,埃及當地7月6日的清晨降臨了。

    此時,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已經將英國在運河區的5個師完全包圍。與之前的戰爭1樣,擁有強大空中力量的中國1方贏得了勝利。即便部隊在快速行動的時候只攜帶了輕武器,但空投依舊給輕步兵們提供了足夠摧毀英軍裝甲部隊的武器。

    哪怕世界人民解放軍只學到了中國的輕步兵技的入門水平,也足以擊潰英國軍隊的進攻。更何況此時世界人民解放軍的登6點上已經有50幾輛59坦克被卸下來,這些坦克以及趕往運河北口,準備應對英軍隨時發動的反撲。

    更多的坦克與裝甲運兵車正在登6,最多到7月9日,就可以給被圍的英軍以毀滅性打擊。同時確保世界人民解放軍不會在殲滅戰中遭到過大的損失。

    埃及當地是時間7月6日上午10點,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司令部發出了電報,告知全球。世界人民解放軍支持埃及人民收回甦伊士運河,並且認為甦伊士運河所有權歸埃及人民所有。

    丘吉爾內閣,羅斯福政府還算好1點。畢竟英美現在的焦點在北美以及非洲西部,中國佔領埃及後,首當其沖的是南歐與東歐,還有1個土耳其。

    中國佔領埃及的消息對德國與甦聯政府的沖擊遠大過英美。甦共政治局此時的感受非常糟糕,中國奪取甦伊士運河,就可以直奔黑海。

    甦聯在黑海有出海口,從地圖上看,中甦之間又將打通1條交通線。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中國即將進入甦聯試圖控制的東歐地區。自此,甦聯要承受的壓力變得更大了。

    但甦聯此時的戰場局面很糟糕,德軍經歷了1942年的冬季後,開始了夏季反攻。甦聯本想趁著冬季奪回斯大林格勒,但是力有未逮,並沒有成功。現在甦聯只能維持伏爾加河防線,防止德軍切斷甦聯與巴庫油田的運輸。這就意味著甦聯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干涉東歐。

    中國卻能夠對東歐進行打擊。而且現在東歐還有1個的確與中國有血緣關系的匈牙利,如果中國真的能打過黑海海峽,攻入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保不準匈牙利就敢反水納粹德國。

    雖然中國進入匈牙利,意味著德國壓力倍增,甦聯可以趁機反攻。不過甦聯進入東歐的計劃可就徹底破滅了。

    與甦聯相比,德國高層的壓力可就大了更多。中甦之間結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也就是針對德國意大利的戰爭同盟。中國奪取東歐,頂多讓甦聯建立針對西歐緩沖區的計劃落空。而德國卻要真正面對中甦兩國的猛攻。

    希特勒此時的精神十分亢奮,他在狼穴里面對著1眾德國元帥們大喊大叫,表示1定要讓中國人知道日耳曼勇士的力量,讓中國重新體會庚子之變時候德國軍隊的威風。

    但是這麼1番叫喊之後,希特勒並沒有提出任何在地中海地區投放兵力的實質性決定。當凱特爾元帥轉達了墨索里尼請求德國派兵支援的請求時,希特勒不快的答道︰“告訴墨索里尼,我已經允許意大利部隊離開甦聯,返回意大利,這已經影響到了在甦聯的戰爭。”

    凱特爾本人對意大利沒什麼好感,他就公事公辦的繼續轉述了意大利方面的請求,“元首,意大利請求我們支援更多的武器。”

    希特勒臉色更加難看,“我們已經支援了那麼多的機器設備,我認為意大利人足以利用這些設備提升他們的戰爭能力。”

    這話也不是希特勒在推諉。西歐戰役結束後,納粹德國從法國掠奪了大量機器設備,充當法國賠款。這是在戰前就計劃好的步驟,德國原本認為,法國的機器設備未必比德國的好,而且德國已經在本國工業領域進行了海量投資,也不缺乏機器設備。之所以要掠奪1番,真正的原因是為了削弱法國的生產能力,法國市場上的匱乏,就可以用德國的工業品來補充。

    這是1個經濟學的解決思路。戰爭的目的肯定是為了消滅“過剩產能”,讓需求與供應平衡。法國市場對德國很重要。所以掠奪回來的設備本身很可能就會銷毀掉。

    但是擊敗法國後,德國發現法國使用的中國設備精度高,質量好。德國可以用中國設備替代德國設備,生產出更高品質的工業0組件,掠奪就變得非常重要。

    經過1番大4掠奪,德國與奧地利和捷克的企業都用上了中國設備。德國為了拉攏盟友,將大量替換下來的設備給了納粹集團成員國,連意大利都得到了不少設備。根據德國方面的收集到的反饋來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意大利在得到了這些設備後,工業產能都得到相當程度的提升。

    所以當意大利方面提出援助請求的時候,希特勒還是希望意大利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凱特爾元帥完成了任務,也就不再多說什麼。希特勒此時也發泄了情緒,他用不自覺顫抖的左手摘下眼鏡,對會議室內的眾人命道︰“散會!”

    會議剛結束,副官就來稟報,“元首,海德里希奉命報道。”

    听到自己中意的繼承人前來,希特勒讓海德里希進來,自己只覺得放松了很多。很快,有著英俊面容的海德里希在副官的帶領下出現在希特勒面前,1見到希特勒,海德里希立刻抬起右臂敬禮,“嗨!希特勒!”

    希特勒讓海德里希在自己對面坐下,詢問起波蘭那邊的情況。海德里希帶來的都是好消息,經過海德里希這兩年的努力,波蘭當地的經濟秩序全面好轉,對于波蘭地區的人力使用效率大大提升。

    現階段,不僅物資供應提升了43,尤其是動用了大量波蘭工程師與勞工對甦聯境內的鐵路改造完成了4000多公里。從德國出發的火車已經可以不進行更換,直接抵達甦聯境內700公里的範圍。而且圍繞物資運輸的通訊體系建成了,鐵路運輸效率提升了1倍以上。

    每次與海德里希交談,希特勒都感覺非常放心,而且很開心。作為繼承者,海德里希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將軍與官僚們只懂得要物資與抱怨的時候,海德里希則不斷解決問題,讓德國不斷向前走。

    也許是心情放松,希特勒忍不住對海德里希倒苦水,“海德里希,我到現在也不明白1件事。為什麼何銳那麼恨德國,那麼恨我。從十幾年前開始,何銳就在針對我們。這種針對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

    我們德國並非是1個殖民主義國家,我們甚至歡迎推翻殖民主義!但是何銳依舊針對我們。他瘋了麼?”

    海德里希雖然有自己的看法,此時卻語氣堅定的答道︰“元首,何銳就是個瘋子。偉大的德意志第3帝國用盡全力,為世界消滅這個瘋子,是我們的偉大責任!”

    希特勒听到這里,忍不住苦笑1下。最終點點頭。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98章 殖民地大聯動(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98章 殖民地大聯動(五)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