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807章 美國個性(四)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807章 美國個性(四)

    羅斯福當然知道海軍總參謀長梅爾金上將是希望羅斯福承擔起責任,所以羅斯福看完方案後並沒有開口,而是靜靜的等著梅爾金上將講述理由。等了片刻,梅爾金上將依舊沒吭聲,羅斯福才不得不咳嗽1聲,並且盯著梅爾金上將看。

    在這麼明白的暗示下,梅爾金上將倒是勇敢的講出了當下的局面,“總統先生,在夏威夷方向的日軍正在與我們進行消耗戰。以海軍對日本的了解,日本從來不喜歡打消耗戰,日本軍方在戰前的戰爭設想中是速戰速決,1次性獲得決定性勝利。所以我認為這是中國對日本的命令。如果我軍與中國在太平洋所有戰場上都進行消耗戰,我軍的劣勢遲早會凸顯出來。所以我軍短期內必須靠優勢兵力給日軍以迎頭痛擊,讓日本認識到無力消耗我軍,才能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贏得機會。”

    羅斯福听完這個解釋,才轉頭看向白宮特別顧問哈里•勞埃德•霍普金斯。哈里•勞埃德•霍普金斯早年從事社會福利工作。1928年結識羅斯福並成為其最親密的幕僚。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總統後,他歷莊聯邦政府緊急救濟署署長、公共建設局局長、商業部長等職,協助羅斯福推行新政。1939年,霍普金斯被任命為商務部長。1940年因病辭去內閣職務。

    戰爭爆發後,哈里•勞埃德•霍普金斯出任羅斯福的私人顧問,負責軍工與政策工作,被人稱為“影子總統”。

    見到羅斯福看過來,霍普金斯有點費力的點點頭。他從小患過傷寒,體弱多病,有“瘦皮猴”的外號。因為身體多病,所以這輩子就沒胖過。此時他的胃病已經很嚴重,還有其他病癥。加上繁忙的工作,所以身體已經相當瘦弱。

    便是如此,霍普金斯的目光依舊銳利。他很認同海軍參謀長的觀點,從戰爭爆發前,霍普金斯就認為中國擁有強大的能力,而中國領導人何銳自己就是軍事家,能夠更有效的發揮出中國軍隊的力量。

    戰爭爆發後,霍普金斯很快確定中國采取了看似最笨,最血腥的戰爭模式,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戰爭模式,那就是與美國打消耗戰。所以霍普金斯在42年1月底就向羅斯福正式建議,美國也只能與中國打消耗戰。

    雖然中國建設現代海軍是過去不到20年的事情,但是中國1開始明顯走的是航母路線。在這條新的戰爭賽道上,中美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差距。所以美國不可能指望靠著高超的戰術能力積累勝利,從而壓倒中國。

    而中國人口眾多,國民收入比美國低。何銳政府在高速發展的20年中,在中國民眾中積累起了絕對的威信。這種威信足夠讓中國承受相當程度的戰術損失。反觀美國,由于生活水平高過中國,加上美國的傳統,所以美國人民對于戰爭的承受能力源自于美國民眾的愛國情緒,而不是源自于美國民眾對于政府的無條件信任。

    所有美國決不能指望能夠靠決戰模式對中國進行1波流打擊,美國只能與中國拼消耗,通過美國強大的工業水平建造的海量裝備,與中國打消耗戰。

    事實證明,霍普金斯的判斷是正確的。亞洲聯軍靠著鋪天蓋地的空中優勢,將英國本土軍隊打的滿地找牙,所謂的數百萬殖民地軍隊更是毫無抵抗能力。而美國正因為沒有貿然發動決戰,在面對中國仿佛無窮無盡的飛機時,才抗住了。如果美國孤注1擲搞決戰,即便沒有被1網打盡,至少也已經失去了維持太平洋戰線的能力。

    既然海軍參謀長梅爾金上將決定耗下去,霍普金斯當然會同意。

    見到梅爾金點頭,羅斯福轉向梅爾金上將,“在3個月內,海軍參謀部希望的3萬架戰斗機將抵達夏威夷。”

    說完,羅斯福本以為梅爾金上將會很高興的接受這個結果,但羅斯福在梅爾金上將臉上沒有看到絲毫的輕松。就見梅爾金上將抿了1下嘴唇,明顯是不滿意。羅斯福的心往下沉了沉,他感覺到戰況只怕比他想的更糟糕。

    梅爾金上將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他說道︰“總統先生,我們需要5萬架。到現在為止,夏威夷前線損失的戰斗機已經超過9000,現在甚至有可能已經超過了1萬。由于我們沒辦法搭救落水的飛行員,所以我們需要在3個月中得到5萬飛行員以及戰斗機的補充。”

    “……日本有5萬飛行員?”羅斯福幾乎是1字1句的問。

    .

    梅爾金點點頭,“根據我們的情報,日本已經完成基本訓練的飛行員有10萬名。”

    羅斯福沒有立刻回答,根據霍普金斯提供的報告,現在美國年產戰斗機10萬架,轟炸機1萬架。便是如此,由于澳大利亞戰區此時也需要大量戰斗機,美國想維持這樣高強度的消耗,年產飛機需要達到20萬架。美國的工業實力能夠承受這樣的損失,但是這麼打下去,美國政府很可能承受不了經濟上的壓力。

    相對便宜的p51戰斗機,1架的成本是5萬美金1942年價格)。20萬架就是100億美金。而戰斗機需要燃料,人員培訓,工資,以及死後的撫恤。這個價錢只怕得有10萬美金。整體計算下來,1架p51以及飛行員的全戰斗壽命的價值是15萬美金。20萬架就是300億美金。美國到現在發行的戰爭債券以及軍費支出也才勉強到了1500億美金。要是按照梅爾金上將提出的要求去做,1500億美金的費用得有20用在戰斗機上。

    美國在此次戰爭中可不是只有戰斗機參與作戰,要花錢的地方多了。不可能在戰斗機方面投入這麼大的比例。

    但羅斯福畢竟是羅斯福,他沒有發怒,反倒是平靜的答道︰“上將,這3萬戰斗機1定會在3個月內送到夏威夷,其他的飛機將會進行準備。”

    梅爾金上將知道這是羅斯福現階段能夠承受的極限,他也沒有再討價還價,只是說道︰“總統先生,太平洋司令部會竭盡全力去擊敗日軍。只是海軍參謀部認為,只有3個月內獲得5萬架戰斗機,才能保證勝利。”

    羅斯福點點頭,示意梅爾金上將離開。等上將離開會議室,羅斯福又操縱輪椅原地旋轉了180度,他摸出雪茄點上,心中郁悶難以消除,索性想起了何銳。羅斯福很想知道,何銳會不會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羅斯福所想的有1半是正確的,何銳政府正承受著巨大的戰爭消耗帶來的壓力。國務院總理吳有平此時根本沒時間考慮消耗,也不願意考慮消耗。反正何銳在戰爭爆發前就明確指出了獲勝的方向,中國必須依靠強大的產能壓倒美軍。面對美國這麼強大的工業國,任何戰術能力都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政治局的會議上,作報告的軍方人員介紹起中美之間的戰局,每每會有些後怕的發言,“如果不是主席之前的指示,我們就會被美軍的xx系統佔了上風”。這些回答也讓總理吳有平對戰爭失去了所有樂觀的期待。必須得說,在戰前看到那麼多高尖端的技術與設備,吳有平覺得中國軍隊完全有可能砍瓜切菜般擊敗“落後的美軍”。而現實中,中國的確砍瓜切菜般痛打曾經的世界霸主英國,面對美軍的時候卻是棋逢對手。

    如果到現在還有什麼讓吳有平感嘆的話,大概就只有美國的“忍耐力”超出吳有平戰前的想象。以美國擁有的技術以及數量的優勢,英國根本就沒資格與美國正面硬踫硬,美軍完全可以碾壓英軍。但是美國擁有這麼巨大的實力優勢,竟然能1直忍到現在而沒有直接把英國的勢力在北美連根拔起,這種忍耐力,這種等待機會的耐心,著實令吳有平警惕。

    吳有平親自參與國家的建設,非常清楚何銳政府在過去20多年中是通過苦心孤詣的努力才擁有這樣的實力。如果中國更早擁有這樣的實力,不用多說,早就在西太平洋動手了!反觀美國,卻能忍到現在。所以吳有平相信,即便中國建成了世界新秩序,美國依舊是挑戰新秩序的最強大最危險的對手。

    而超出羅斯福所想的則是何銳的態度。此時何銳毫無壓力,因為何銳很清楚美國的實力,現階段何銳沒辦法確定的是美國個性對戰爭的影響。如果將整個美國視為1個理性人,1旦中國打贏了太平洋戰爭,美國就會選擇停戰。

    但是將國家擬人化是政治思考中極為錯誤的態度,因為根本不存在1個確定形態的國家。何銳只能以底線思維的方式打下去,邊打邊看。美國太大了,工業實力極強,只要美國還能生產出海量的軍事裝備,美軍在被消滅1000萬之前,就不太可能內部徹底反戰。

    與美國相比,德國這種中等國家的未來倒是可以預料。因為德國再想打下去,以德國的工業實力與人口數量以及國土面積,完全可以將德國徹底碾碎。歷史上納粹德國就是被徹底碾碎後才投降了。

    中國沒有能力碾碎美國,或者說中國承擔不了碾碎美國所需的代價。那麼就只能這麼打下去,並且在各個階段中尋求逼迫美國和談的機會。

    所以羅斯福沒想到,何銳此時非常期待羅斯福個人的死亡。因為羅斯福1旦死了,中國就獲得了與美國和談的1個非常好的機會。何銳並不恨羅斯福這個人,但是何銳此時正在考慮著羅斯福1旦死亡的話,應該如何利用這個機會。所以,現階段又該對美國制造何種攻勢,以做好前期準備。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807章 美國個性(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807章 美國個性(四)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