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第759章 誰是黃雀(九)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緋紅之月 本章︰第759章 誰是黃雀(九)

    1941年2月25日,西方的耶誕節那天。美德英意四國元首的照片在美國報紙上刊登出來。位于中央位置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與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英國首相丘吉爾坐在羅斯福旁邊,意大利里首相墨索里尼坐在希特勒身邊。

    照片里四位同盟國元首神色親切。而報紙刊登了此次會面的共同發言,包括要全力擊敗威脅世界和平的亞洲同盟,確保猶太人在馬達加斯加的合法地位,消除種族歧視,建立公平自由開放的世界貿易,推進人類文明發展。

    不少美國人為同盟國元首會議的豐碩成功而歡欣鼓舞,少數美國人對這樣的外交成果感到不屑。尤其是遭到猛烈打擊的美國左翼,對羅斯福的看法更是負面。

    美國左翼力量曾經是羅斯福成功當選的重要支持力量,羅斯福在當選後也曾經與美國翼有過比較親密的合作。但是到了1940年,羅斯福為了對華宣戰,開始對美國共產黨等左翼力量開始猛烈打擊。

    美國左翼們反戰,但是從影響力來看,美國左翼遠不及美國孤立主義的影響力。遭到了猛烈打擊,尤其是以美國共產黨為首的大批左翼人士要麼入獄,或者逃往墨西哥。還能在美國社會自由行動的左翼人士只是立場上比較親勞工,與美國共產黨沒什麼往來的一些人。

    即便是這種政治上未必左翼的人士,看到同盟國元首會晤的共同發言內容,也都想起這些年共產黨們宣傳的話,“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讓反猶的歐洲聲稱要保護馬達加斯加猶太人的權利,讓搞種族歧視的美國宣稱要消除種族歧視,讓搞帝國特惠制的英國主張公平自由開放的世界貿易體系,讓屠殺了數億印第安人與黑人的白人國家承認推進人類文明發展。只是因為中國更早的舉起了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反封建主義,反官僚資本主義的大起,並且正在以軍事力量為基礎,建立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些左翼人士只能這麼想想,什麼都不敢說。因為到現在,美國左派確定,羅斯福猛烈打擊左派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美國右翼勢力的支持。美國有太多人想徹底消滅美國左翼,至少殺光美國共產黨。羅斯福到現在只是沒有公開宣布加入反共同盟,在反共的具體行動上,羅斯福做的並不比納粹德國少。

    幾天後的1942年1月1日,中國情報部門接到了來自美國cia,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內部人員傳遞來消息,“美、英、德共同建立了噴氣式飛機研究中心。力求在1942年內在德國與英國的技術基礎上搞出先進的噴氣式戰斗機。”

    由于噴氣式戰斗在中國國內從未宣傳過,以至于接到這個消息的中國情報局同志最初並不了解這個消息的意思到底是什麼。而美國cia內部的人員也因為美國國內的高壓情況,為了保護自己,並沒有發出更多的消息。

    在這個消息在送到情報局高層之前,情報局的同志只是知道同盟國的美、英、德三國在搞一種叫做“噴氣式戰斗機”的新式空戰裝備。至于噴氣式戰斗機到底是什麼,情報局的同志並不清楚。

    等消息送到軍委,負責研發噴氣式發動的高級工程師王東陸立刻接到了進京的命令。一天內,王東陸就從四川趕到了京城。並且立刻接到了何銳為首的軍委成員的接見。

    王東陸看了那條來自美國的情報,竟然沒感覺到太大的壓力。看向軍委領導們,王東陸見到何銳之外的領導神色都有些嚴肅。這下,王東陸更不想主動發表看法。因為最早提出渦輪、渦扇、渦槳技術方向和思路的正是何銳,既然何銳都沒發言,王東陸覺得自己更沒有主動發言的必要。

    何銳終于開口了,“王總工,渦扇還需要幾年?”

    王東陸這才答道︰“大概需要5年。現在渦扇發動機的各種原型機都沒能真正成功,都是在技術積累階段。”

    “機側進氣與機腹進氣的技術進展情況如何?”何銳繼續問。

    王東陸很自信的答道︰“機腹進氣模式與發動機關系緊密。倒是機側腹進氣的模式已經比較成熟,我們最新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可靠壽命已經到了320小時。在設計時候的預期發動機壽命為480小時。”

    “我們的噴氣式戰斗機都是超音速戰斗機麼?”何銳問。

    王東陸當即答道︰“報告主席,我們的戰斗機在平飛狀態下可以輕松實現超音速作戰,在盤旋與爬升中也基本能夠實現超音速作戰。再給我們1年時間,我們就可以完成真正的真正在各個作戰環境下都能夠超音速作戰的戰斗機。”

    何銳已經沒有問題,而是看向其他軍委成員。其它軍委成員們大多都是欲言又止,少數則根本沒有發言的打算。最後就這麼讓王東陸結束了報告。

    等王東陸離開,胡秀山才問道︰“主席,您確定歐美的噴氣式發動機現階段只是在解決有沒有的問題麼?”

    何銳自信的答道︰“如果他們現在真的已經到了有了明確的設計參數,在西歐戰役的時候,噴氣式戰斗機早就投入實戰了。”

    其他軍委成員都知道胡秀山平日里不愛說話,本以為問完這個問題,胡秀山就會繼續沉默。卻沒想到胡秀山听到何銳的回答後當即說道︰“既然如此,我堅決支持主席的決定。”

    徐乘風听到這話,不由得腹誹起來。主席啥都沒說呢,胡秀山怎麼就支持上了。腹誹歸腹誹,徐乘風自己也無法判斷出噴氣式戰斗機對于空戰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中國飛機設計局在幾年前就完成了機頭進氣的噴氣式戰斗機的研發,這種戰斗機飛行速度的確很快,但是發動機可靠壽命只有70小時,飛20次就得大修,甚至是換發動機,這成本也太高了。而且噴氣式戰斗機自重很大,普遍達到了10噸以上,對跑道要求很高。怎麼看都沒辦法與殲9殲10比。

    正因為這樣的費效比問題,所以反對立刻裝備噴氣式戰斗機的軍委上層中就有人把當時還沒有突破的記載雷達拿出來當借口。認為機頭進氣則限制了安裝雷達,對于空戰不利。

    徐乘風當時也沒說什麼,不過心中也是腹誹。畢竟那時候還沒有任何一款實用型的機載雷達真正研發成功。

    此時這些裝備都有了,徐乘風也不想表達自己的意見。左等右等,依舊沒見到其他同志發表看法。這下,身為亞洲聯軍總司令的徐乘風不得不開口,“同志們有其他意見麼?”

    在座的成員無一例外都是聲名赫赫的軍人,卻都表示沒意見。徐乘風只能問何銳,“主席的意見呢?”

    何銳笑道︰“我對新式戰斗機並不很滿意。但是歐美都這麼認真的合作了,我們敝帚自珍,也得趕緊拿出我們的新機型,讓世界看看。”

    程若凡听到這話,才開口問道︰“主席,歐美的合作是不是有些不符合地緣政治理念?”

    徐乘風听到這話後愣了愣。以前程若凡在地緣政治角度的看法比較幼稚,卻沒想到這次的問題如此犀利。而這個問題其實是徐乘風想問的問題。

    此時何銳向程若凡示意,讓他繼續說下去。程若凡則繼續問道︰“除了英國之外,包括甦聯在內的歐洲各國並不想讓美國的勢力滲透進歐洲大陸。美國的工業產能完全壓倒了整個歐洲。從地緣政治角度,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應該不會這麼積極的選擇與美國合作。但是德國選擇了與美國合作,地緣政治的目的在哪里?”

    “若凡覺得德國從地緣政治角度,應該與誰合作?”何銳問。

    程若凡毫不遲疑的答道︰“德國最好的合作對象自然是我們中國。不過我們絕不會與納粹德國合作,那麼德國的合作對象也應該是法國。此時與美國合作,怎麼看都不該是希特勒的長久之計。”

    何銳看向了徐乘風,“乘風怎麼看?”

    徐乘風答道︰“我贊同希特勒與美國合作是短期選擇的看法,德國現在最大的地緣對手是甦聯。難道德國要對甦聯開戰?”

    听到這里,鐘義府忍不住說道︰“我認為德國沒有主動與甦聯開戰的打算。希特勒這個人的根本立場只有一個,就是建立所謂的干年帝國。現階段與甦聯開戰,並不符合希特勒的戰略需求。德國釋放這樣的善意,目的有可能是恐嚇甦聯麼?”

    程若凡笑道︰“恐嚇甦聯?這個合作現階段還是秘密。”

    鐘義府並不認同,當即反駁道︰“那是若凡你不怎麼和其他國家的革命者接觸。甦聯現在獲得英國情報的效率,比英國的政府更快更準確。非常多的歐洲進步人士都認為,甦聯才是歐洲未來的社會制度。這個消息既然瞞不了我們,也一定瞞不了甦聯。”

    程若凡繼續堅持自己的看法,“我還是認為希特勒的這個選擇缺乏合理解釋。德國肯定不知道咱們的研發進度,所以沒理由這麼急沖沖的與英美合作。”

    討論到這里,一般來說,都該由何銳做分析了。但不等同志們詢問何銳,胡秀山再次開口說道︰“如果德國的目的是為了中斷美甦合作的可能呢?”

    這下一眾軍委委員們都皺起了眉頭。連徐乘風都覺得胡秀山這頗具沖擊性的看法有點太激進。現在所謂的同盟國就差公開表示反共,美國怎麼看都不可能真正與甦聯合作。

    胡秀山則繼續解釋道︰“美甦同盟,就可以瓜分歐洲。美國只有拿出這樣的籌碼,才能說服甦聯站在美國那邊。如果真的出現了美甦同盟,我們真的能夠下定決心進攻甦聯麼?”

    此言一出,會議室內沉默了。胡秀山的解釋可比他最初提出的觀點更有沖擊力。中國現在已經是無所畏懼的狀態,既然已經與世界主要工業國都處于戰爭狀態,那就繼續打下去。

    可中國能走到現在,地緣政治的支柱之一,就是中甦的戰略互信。即便美國同盟,中國也未必能夠立刻改變與甦聯的關系。胡秀山的解釋的確戳到了中國的戰略命門上。

    胡秀山看大家不反對,再次補充道︰“美甦同盟瓜分歐洲,西歐得到了美國的保護,反抗未必很大。中歐與東歐被甦聯劃為勢力範圍,我們以什麼理由對甦聯開戰?

    而且從我們的戰略角度來說,如果我們解放了全部的亞洲與非洲的殖民地。同時也與南美國家維持良好的外交關系。難道我們真的不能接受麼?我認為我們可以接受。

    甦聯也沒有非得與我們開戰的必要性,一旦獲得了東歐與中歐,甦聯立刻作為中間人,調解我們與美國的矛盾,我們該怎麼辦?

    還有一種可能,甦聯得到了中歐與東歐之後,立刻跳反,不再支持美國。那時候我們真的要與甦聯開戰麼?”

    這些設想都是非常務實的內容。中國的目的是打倒世界殖民主義,而不是消滅歐洲各國。一旦美甦合作,兩國的實力真的給了中國很大壓力。

    徐乘風思考一陣後才問道︰“希特勒不希望看到美甦合作,所以要與美國構建更親密的關系。這個解釋也不太合理。”

    程若凡卻拍了下桌子,“如果德國的目的是等著甦聯主動進攻德國呢?只要甦聯主動進攻德國,美國就只能向甦聯宣戰。大家要理解歐洲人的看法,在歐洲人眼中,甦聯也是那個對領土貪得無厭的俄國。更不用說,甦聯已經通過與德國的合作再次完成了擴張。這就更坐實了甦聯作為侵略者的形象。

    美國民眾很容易就會相信這樣的宣傳。而且對于美國來說,能否真正控制西歐尚且是難以確定的未來。但是甦聯奪取中歐與東歐,卻是非常容易就確信的未來。”

    幾人談到這里,都看向了何銳。何銳一直听的很開心,至少同志們已經能夠比較冷靜地分析很多事情,而不再是單純的靠感覺與情緒。

    至于這個問題本身,何銳也不太確定未來的走向。因為甦聯現階段的實力與歷史大不相同,歷史上甦聯在1941年遭到德國主動進攻,損失了500萬軍隊,以及大量的國土與那些國土上的工農業。

    便是如此,甦聯已經積累起來的工業實力,以及英美在技術上以及管理技術上的支持,也讓甦聯在1942年底,再次擁有了超過德國的軍事工業產能。加上甦聯在殘酷的戰爭中學習戰爭,到了1943年,甦聯已經擁有了能與德國對抗的陸軍技戰術。經過1943年的消耗,德國才會在1944年甦聯紅軍打擊下出現了崩潰的局面。

    而當下的甦聯,不僅沒有遭到德國的主動進攻,還在與中國的合作中解決了甦聯國內因為輕工業品從質量到數量都無法滿足甦聯人民需求的巨大矛盾。這可讓甦聯的實力比歷史上更強大很多。

    所以何銳很難判斷是否會爆發甦芬戰爭。理論上,現在的甦聯完全沒有理由發動甦芬戰爭,但是甦聯這個國家的文化是真的不靠譜。何銳也沒辦法確定斯大林同志會不會在各種壓力下對芬蘭下手。

    至于美甦合作,何銳同樣不太能確定。因為美國完全有可能因為獲得了西歐的領導權而得到滿足。這種時候,只要甦聯真的能夠幫助美國體面的退出戰爭,美國搞不好就真的退出戰爭。

    畢竟,這次世界人民解放運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摧毀美國。以美國的資源,熬過去20年,也有可能再次加入新的世界經濟體系。

    不過這種可能性的基礎就在于,斯大林必須比歷史上更有智慧,羅斯福也需要比歷史上擁有更巨大的權力。如果兩人的表現沒有比歷史上更強,這種可能性很低。

    但這些都是何銳的推演,看這同志們目光灼灼的看過來,何銳就必須對現實的未來做出預言。何銳只能說道︰“甦聯會不會主動進攻德國,我們真的沒辦法把握。也許會,也許不會。至少現在甦聯從經濟角度,沒有主動進攻德國的需求。所以一旦出現戰爭,就意味著甦聯的戰略比我們想象的更有侵略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明破曉》,方便以後閱讀文明破曉第759章 誰是黃雀(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明破曉第759章 誰是黃雀(九)並對文明破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