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細數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 本章︰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細數

    雖然是內部討論,但或許是因為大家曾經的身份和職位原因,在提到核聚變的時候,有不少人的眼神都比較凝重。這份凝重不是在表示他們不看好大夏的核聚變技術,而是在表示,大夏核聚變技術需要他們認真討論。“听說夏核集團已經組建了大夏聚變公司,並且決定將可控核聚變視為未來能源唯一發展方向。在大夏官方內部,或許這意味著大夏已經下定決心,要在可控核聚變能源領域殺出一條血路,將集中大夏官方可用資源,包括技術、人才、資金和市場去攻克可控核聚變的難題。這並非是不可能的,畢竟早在多年前,官方的技術團隊已經在可控核聚變領域處于領先水平,如果真有成果了,或許咱們也能夠利用到?”這位工程師在講到這話的時候,還拿出了一份新聞進行佐證——大夏環流三號試驗性聚變反應堆,實現了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的高約束模式運行,並且是面向全球對外開放。但是在這位工程師拿出這個新聞之後,立馬就有一位工程師反駁道︰“你說咱們大夏官方的核聚變技術有突破,這事我能夠相信,但是要說把大夏官方的核聚變技術應用到我們的登月項目上?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你或許沒有對能源領域有多深刻的了解,在眾多可控核聚變路線當中,大夏選擇的是‘托卡馬克’裝置技術路線。這一路線的優點是技術門檻和研發路線都比較明確,而且比較容易形成穩定的可控核聚變環境,但缺點就是設備重量大,體積大,並且設備較為復雜昂貴。很明顯大夏官方想的是先實現了可控核聚變,再去考慮精簡設備和提高效率的問題。也就是老辦法,先解決有無問題,再解決好壞問題。這對大夏官方而言是個很明智的決定,但是對于我們九州科技的航空航天項目而言,只能說是一個非常需要時間和戰略定力的項目。大夏官方走這個比較簡單的路線,都耗費了幾十年光陰,我們九州科技能夠花費幾十年時間嗎?不可能的,哪怕我們願意等,登月項目也不可能等。”能源與信息、材料,並稱為人類文明的三大支柱。特別是在進行節能減排的環保工業國家中,大夏正在逐步淘汰化石能源,以風能、光能等清潔能源代替。但是這些環保的新能源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它們的發電功率並不高,而且需要大規模的設備布置,才能夠保障發電量充足。而核裂變技術為基礎建造的核電站,現在面臨裂變反應堆危險的問題,並且對于選址用地要求較高,根本就無法成為主要能源輸出類型。也正是這些原因,在場每一位工程師對核能都有一種又愛又恨的特殊情感。愛它未來的潛力,恨它現在的研發困境。但是在討論當中,逐漸有人發現自家顧總的表情和往常有些許區別。沒有焦慮,沒有煩躁,甚至都沒有一點皺眉!?漸漸的,以李建為首的幾位核心元老開始不再發言,隨後中生代和青年工程師們也不再說話。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顧青身上。這時候,顧青才咳嗽了一聲,說到︰“登月是一個十分繁瑣且復雜的科技大項目,就像你們之前探討的那樣,要確定正確的運行軌道,同時因為路途遙遠,發動機的推力需要比以往的發動機高出十倍,所以需要研制全新的飛船發動機和運載火箭。並且還要在準確的地點進行復雜而又精確的加速和減速操作,精確測控制技術,以及能夠準確控制返回大氣層的切入角度技術。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設計登月飛船、登月的太空航天服,考慮航天員的身體健康和體內壓力穩定,還需要研發足夠優秀的生命維持和救護系統。”顧青掰手指一樣,將幾大難點擺在眾工程師面前。隨後,他繼續說道︰“看似很難,當然,在實際的研發與攻克過程中,這些問題也的確很難解決,可是現在我們回頭看看。我們的火箭分公司已經在設計研發更加強大的運載火箭和飛船發動機,我可以給諸位透露一個特別情況,火箭分公司的進度並不慢。準確地點處加速和減速、精確測控制技術、準確控制返回大氣層的切入角度技術,這三者需要的都是足夠準確的信息相關技術。藍星24小時自轉一圈,同時月亮27天繞藍星公轉一周;當我們大夏所在地背向月球的時候,不僅無法觀測到探測器,連發送指令也不可能。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二十個分部和基地,已經有超過十個測控站,同時還有周天星斗工程的衛星通訊技術,完全可以保證地面與飛船的信息交流。而控制返回的技術,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去年已經實現了四小時急速降落技術的實驗。其他國家與機構的飛船,如果要從月球返回時,需要在藍星的大橢圓軌道上,以超過每秒11公里的速度開始減速再進入藍星大氣層。如果進入大氣層的角度太小,飛船會被大氣層‘彈離’,進不了大氣層;如果進入大氣層的角度太大,飛船會受到強大的沖擊力,可能毀壞飛船,但是我們的飛船,哪怕不使用逐月星艦,而是常規的飛船降落,以現在儲備的技術資源,也完全可以保證它能夠安全降落到預定區域。而到具體細分的載人登月艙,當初四小時極速降落的技術當中,降落艙的技術就能夠在這方面得到應用,絕對能夠保證降落平穩。其次登月的航天服,月亮上的溫差600c,我們當初設計空間站外出工作的航天服時,就考慮到了相關需要,所以在極限溫度測試下,我們現在的航天服就能夠保證400c的溫差,只需要再進行材料優化,或者增加一層防護層,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方便以後閱讀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細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細數並對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