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開挖運河的困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一級煙槍王 本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開挖運河的困難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別看漢軍動輒就是百萬百萬的,那只是漢軍的陸軍部隊。 .漢軍水軍總兵力也達到了兩百萬,但是大漢的軍隊,其實最忙碌的卻是漢軍水軍。

    可以說,漢軍的水軍,幾乎就沒有什麼的休整時間,從成軍開始,他們的吃喝拉撒,基本上都是在戰船上渡過的。

    漢軍水軍,要兼顧到方方面面,並不僅僅只是西方戰場。

    大漢的幾條大河以及那些湖泊的控制,以及運輸。還有往來高麗半島、倭國眾島,也還得要一部份漢軍水軍兼顧。他們運兵,運送物資、貨物,迎來送往的,忙得不可開交。

    從大漢到南洋,到印度洋,還得要從水路進入印度的一些河流去運送物資,以確保漢軍在西方戰場的物資的用度。將異國的有價值的產出商品物資運送回大漢等等。這些,漢軍水軍都要去做的。

    這也是為何在漢軍攻擊安息帝國泰西封的時候,漢軍的水軍並沒有從波斯灣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兩大河流參戰的主要原因之一。那是漢軍水軍一時也沒能特別的抽調出一支參戰水軍來了。何況,那個時候,劉易已經命令甘寧開始向紅海進發。那個時候,甘寧其實也只是臨時臨急的抽調了一支十多二十萬的漢軍水軍進入紅海海峽。

    進入紅海海峽之後,分別派出了一定的軍馬攻佔了一些港口,要留駐軍馬鎮守,以確保漢軍可以在那些地區站住腳,不被當地的帝國或部族勢力反撲。如此,到了甦伊士之後,甘寧的漢軍水軍其實就只有十多萬人馬了。而再留下數萬人馬鎮守甦伊士港口城鎮之後,甘寧也只能派出十萬左右的人馬去開挖甦伊士運河。

    當然,他的這十萬人馬,主要是驅趕俘獲的以及強行征召起來的埃及地區的青壯去開挖。

    但只有這十萬人馬,又能控制得了多少青壯民眾呢?

    周瑜率來了二十萬漢軍水軍的新軍之後,才讓甘寧有了更多的漢軍可用,可以騰得出人手來征召驅趕更多的埃及青壯去開挖甦伊士大運河。

    現在,可以說沿著計劃開挖運河的線路四周兩三百里之內的埃及或是阿拉伯地區的民眾青壯,都幾乎被甘寧派軍去強行抓來了。

    據周瑜所知,甘寧已經征召了約五十萬青壯,不分晝夜的開工,正在拼命的開挖著。

    周瑜本人留在甦伊士,就是為甘寧解決後顧之憂,好讓甘寧更加專注于這一項龐大的工程。

    二、三十萬的漢軍,還有約五十萬的埃及、阿拉伯的青壯民夫。光是看這個數字,就只是一句話的問題,很簡單。

    但是,實際上卻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比如,這近八十萬人的吃喝問題,這肯定還得要另外征召一些婦孺去幫忙給這八十萬人做吃的,如何可以保證讓這些青壯民夫能夠吃飽喝足,有力氣去為漢軍做苦力,這本身就是一些很繁瑣的事兒。還要確保不讓這些青壯民夫不作反。提防有敵人來攻襲等等。

    還有,總不可能讓那些青壯民夫赤手開挖運河吧?這又得要大量的工具。

    這些,原本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都解決的。

    還幸,周瑜這次帶來了不少人才,連鐵匠都有。當然,都是一些鐵匠學徒級別的,真正的鐵匠師傅沒幾個。這些人打制一些簡單的挖掘工具還是能夠勝任的。

    其實除了這些繁瑣的事務,還有對甦伊士的統治。這些現在都是由周瑜來做。

    若非周瑜才干過人,要不然許多事務還真的忙不過來。

    但是就算是如此,開挖甦伊士運河的進程還是不盡人意,進展比較慢。

    任何時代,開挖運河都是一件大工程,絕對不是說要干就干的。必須要經過方方面面的準備工作,才敢動手。尤其是在這個古時代,很多時候,往往會因為一個大工程而耗光了一國的國力,進而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一個帝國的興衰成敗。

    而且,在古時代,但凡是進行一些大工程,基本上都會導致天下民眾受盡苦難。

    別的不說,就說華夏,在後世世人眼中,讓後人嘆為觀止的萬里長城,與其說是用磚石砌起來的高大城牆,還不如說是不知道經過了多少華夏百姓用血肉去堆砌起來的一道血肉之牆。

    萬里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到秦皇一統天下,將原來一段段的城牆壕塹連接起來,成為真正的萬里長城。

    其中,秦始皇征召是百萬民夫去完成修築。以前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候國所修築的那些城牆壕塹讓多少民眾流了多少血汗不說。就說秦始皇所征召的那百萬民夫,最後不知道還有幾人能活著返回家鄉?

    有人統計過,其實自春秋戰國開始修建萬里長城開始,一直到後來的明清時期。嗯,華夏在秦後,其實歷朝歷代都會對萬里長城進行修築完善。所以還有唐長城或者是明長城的朝代長城的說法。反正,估計華夏人投入去修築長城,並且是在修築長城的過程中,因工因勞累等等的原因而死亡的數字,那是超過了一千萬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後世我們所看到的萬里長城,在它的古老質樸,雄壯偉岸的背後,其實就是用華夏人活生生的性命血肉堆砌起來的。

    另外,秦皇修建阿房宮,後來的大隋楊廣修建京杭大運河等等,都直接影響到了其國運的存在。

    因為在古時代,如果沒有更強的經濟支持,在沒有一些先進的機械設備輔助,純靠人力去干的話。哪怕完成工程之後,有利于後世千秋萬代,但在當時,就的的確確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甚至可以說是一件天怨人怒的事。

    特別是在當時的掌權者,根本就不拿那些民夫當人看的情況之下。這些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

    基本上,但凡是征用太多民夫去進行一些大工程的古代王朝,他們就似是隨著工程的進展而耗光了其國運。很快就會導致辭其國滅亡,改朝換代。

    放在西方,其實也是一樣的。歷史上,開挖甦伊士運河,也同樣是歷經了兩三千年之後才真正的完成,而第一次的開挖,都是讓人聞虎色變的,在其過程當中,必然會有大量的民夫在工程當中丟了性命。

    還好,開挖運河遠不及華夏在那些崇山峻嶺上修建萬里長城來得艱辛凶險。所以,雖然有不少民夫傷亡,但那些都是因為疾病或是勞累而亡。又或者是被那看監督的掌權者打死。

    說這些,而是說,漢軍對于埃及以及阿拉伯地區的人來說,本來就是侵略者。漢軍驅使他們去開挖甦伊士大運河,他們是極度恐慌的,同樣,也是極為不甘心的。他們的反抗意識很嚴重,消極怠工,不時有暴亂發生。這些,都給漢軍帶來很大的麻煩。

    還有就是,現在的三十來萬的漢軍,似乎並不足以完全震懾住埃及王朝。

    或者說,甘寧與周瑜所率的漢軍,他們一來,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要去消滅攻戰埃及地區,二來,他們的確沒有直接出兵攻擊他們的帝都開羅。所以,哪怕埃及王室已經久聞漢軍悍名,但是暫時還不打算就輕易的屈服。

    相反,他們反而有點想利用這次機會,完全擺脫羅馬帝國的控制,從此真正的再次掘起,重新恢復他們埃及帝國的輝煌。

    因此,此際的埃及方面,正在集結軍馬,準備要對漢軍進行打擊。事實上,甘寧來到甦伊士之後,就不停的遭受到埃及方面的一些軍馬的襲擾。為了應付那些攻襲的埃及方面的軍馬,這是拖慢了甦伊士運河開掘的一個主要因素。

    再有,開掘甦伊士大運河也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

    因為所掘挖出來的河道,必須得要讓漢軍的大型戰船能夠航行才可以。

    因此,所挖的運河河深,必須得要有十米以上,若加上一些地勢的關系,真正的河深,其實遠不止十米的。再加上寬度的問題。

    這樣一來,就算是想快都快不了。

    劉易幸好來了,要不然,估計還不知道要什麼進候才可以真正的完成開掘甦伊士大運河的工程,不知道何時才可以連通紅海與地中海的航運,不知道何時才可以直接從地中海攻殺到羅馬帝國的本土半島。

    對于大工程的開展,其實現在的大漢已經有了許多的經驗。並且,大漢所開展的那麼多大工程,並沒有如古時候的那些時代時期開展的大工程那樣,影響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成敗。

    而有些東西,其實是很難說明白的。

    只有劉易這樣的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穿越者,才明白其中的一些利害關系,也才能夠可以理清其中的利弊並系。才可以在不傷其國運、不會弄到天怨人怒、不會勞民傷財的情況之下,順利的開展一些大工程。

    而在這個古時代,所謂的大工程,其實就是建城、修路、挖掘運河、開礦等等。在這個沒有重型機械,純靠人力來干的時代。只有劉易才能明白到要如何才可以順利又快速的推進這些大工程的順利進行。

    說白了,就是人文關系。

    要明白到這個時代,某個地區的民眾,他們需要什麼,想得到什麼,害怕什麼,恐慌什麼。如此,才能因利制導,引導那些民眾甘願被利用。

    像現在,在這甦伊士,漢軍要如何做才可以讓那些埃及人、阿拉伯人願意為漢軍所用,甘願為漢軍賣力?

    甘寧也好,周瑜也好,他們其實都沒有抓住其中的一個關鍵點。

    或許,他們都有點操之過急,因而反而有點欲速則不達。

    而這個關鍵點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埃及王朝的法老王。

    只要擺平了埃及王朝現任的法老王,那麼許多問題就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而擺平埃及法老王,其實也並非就僅僅只有消滅了埃及王朝才可以的。

    適當的時候,可以通過外交手段,可威逼利誘。

    其實,從一開始,大漢征服世界開始,就並不是說要見誰滅誰。除了劉易決心要滅了倭國之外,別的帝國,其實並不一定說都要滅掉。

    舉個例子說,貴霜帝國,假如說,當時的韋甦提婆,他能夠識時務的,看到漢軍大軍殺到,他馬上投降,願意按大漢的要求,交出軍政大權,其帝國稱號取消,將其國領土歸為大漢帝國的一部份。那麼他的命運可能是另外的一個樣,韋甦提婆也根本不用死。

    別說什麼的民族節氣,國家榮耀什麼的。在這個古時代,尤其是在他們的西方世界,這些觀念還很薄弱的。

    韋甦提婆只是不舍得放下他的王權罷了。

    但想想,韋甦提婆與他的岳父畢克特,又有什麼太大的分別?畢克特在貴霜帝國的身份地位,也僅僅是在韋甦提婆之下,人家為什麼就願意歸順了大漢?

    而畢克特歸順了大漢之後,現在的身份地位難道會比他原來的差?所獲得的東西又會比原來的差?假如韋甦提婆願意歸順,真正的臣服于劉易,那麼劉易也不會真的殺了他,哪怕不太放心讓他繼續執掌貴霜帝國的權力,但也一樣會讓他過著不比他以往差的富貴生活。

    大漢帝國的強大,以及大漢文化的極強同化性,劉易根本就不懼這些歸順了大漢的西方世界的當權者還會有復起的機會。

    只要大漢對他們的地方進行了統治,漢人文化的侵蝕,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了在大漢統治之下的美好,那麼他們又豈會為了一個所謂的民族節氣以及稀薄的國家榮譽感而去堅持他們的民族獨立性?

    可以這麼說,那些當權者,他們所在乎的,無非就是醉生夢死的生活,在乎的是財富,在乎的就是那一點虛榮的高高在上的那種感覺。

    從金字塔的頂端下來,他們不適應,不習慣不甘心成為人下之人。所以,他們才會寧死也不願歸降大漢。

    但實際上,他們才不會在乎自己的民族人的死活。(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小兵之霸途》,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開挖運河的困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開挖運河的困難並對三國小兵之霸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