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兵之霸途

第五百六十一章 班師回朝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一級煙槍王 本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班師回朝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關中百姓,受盡了苦難。

    他們對董卓賊兵的痛恨,的確已經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

    當新漢軍打跑了所有的董卓賊兵,公告遍傳到關中地區的各個城鎮的時候,關中百姓,無不熱淚盈眶,拍掌歡慶之余,奔走相告。

    動極思靜,歷經動亂的關中,實在是太需要休生養息了。

    新漢朝的宣傳搞得相當不錯,一些偏遠的山區村莊,都有新漢軍戰士去宣傳新漢朝的種種好處及法規條令。

    一紙免稅三年的條令,讓關中的百姓歡呼雀躍。

    如此,就算是新漢朝沒有來得及設立了官府剛剛收復的賊佔地區,當地的百姓都迸發出了一股自力更生的熱情。

    賊兵殘殺了他們的親人,搶走了他們的糧食,他們也沒有就此消沉,自發的拿起簡單的工具,開展了搶耕搶種的熱潮。

    事實上,如果關中百姓都要等著新漢朝設立官府,由官府組織帶領他們生產的話,怕就要過了耕種期,到時候,種下去的莊稼都未必能發芽生長了。

    事實,免稅三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在新漢朝官府的組織帶領之下,百姓的生產面積及產生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一般,一個地區,每一年的耕作,百姓們就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再擔心挨餓了。一年可耕種兩期,深耕細作之下,每一個人的耕作面積,在新漢朝派發的一些耕作工具,甚至會調來耕牛、騾馬幫助百姓耕作,還會教百姓如何積肥,到了第二年,百姓的產出就會有不少盈余。

    新漢軍大大幾十萬。如果不向百姓收取一定的糧稅,是養不活這麼多軍隊的。

    所以,這三年的免稅條令,只是刺激一下百姓的勞動熱情,到時候,百姓享受到在新漢朝統治之下的種種好處。官府又會向他們宣傳一些什麼保土衛國人人有責的事兒,讓那些百姓知道,沒有新漢軍的保護,就沒有他們安定生活的一天。

    在這些宣傳攻勢之下,那些糧食產生有盈余。食完不用的百姓,他們都會主動的向官府送出他們的余糧,充作軍糧。

    這種辦法,在洛陽地區及兩個基地的地區就是如此進行的。有明里,是免稅的。可實際上,百姓們都很自覺。他們生產作得。一般都會預留他們足夠食完的糧食,多余的,都會主動的獻出來。

    就如年初的時候,洛陽地區的百姓在新漢朝的宣傳之下,讓百姓都知道並州的困境,他們都自發的省下一點糧食。獻給官府。

    什麼叫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就是這樣的情況了。

    可以說,沒有新漢朝,沒有新漢軍。那些百姓就沒有一天好日子過,還要每天都擔驚受怕,擔心那一天家里就遭了賊人。

    可是,在新漢軍的保護之下,在新漢朝官府統治的地區,這種情況,基本就不會出現。

    現在的新漢軍,已經和百姓軍民如一家,誰敢在新漢朝的轄區之內鬧事,馬上就會有人報之官府,立即便有官兵來處置作惡鬧事的人。外來的賊人,一旦進入新漢朝官府統治的地區,就會引起百姓的注意,甚至也有會一些百姓自發的去詢問他們,一旦發現不對,那些賊人可能都會被自發起來的百姓活活打死。

    當然,百姓當中,也會有一些性格自私的人,他們收獲了不少糧食,卻不願意揖獻出來的。這樣的事,也有不少,但是,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就算誰不願意拿出來獻給官府,他們都會受到鄉親的責備,在良心的遣之下,他們最終還是要揖獻出來的。

    這種事,其實並不算什麼。

    在後世,我黨在發展壯大的時期,特別是抗戰時期,當時的百姓,就是寧願意自己不吃,都要把糧食獻給自己的戰士。那時候,交繳公糧什麼的,百姓自覺得很,不是最好的糧食,他們都不會拿出來,免得丟人現眼。

    現在的新漢朝,軍隊與百姓,與那個時期的軍民有一點異曲同工之處。

    所以,官府條令雖然說是免稅三年,但實際,百姓卻會自願獻糧,這也等于是納稅了。

    當然,新漢朝所統治的地區,一般在三年之後,就不會接受當地百姓的納捐了,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稅收,這樣,讓當地的百姓有一定的剩余,讓他們都有一點自己的資產,這樣,才可以慢慢的才治區之內的百姓真正的富裕起來。

    劉易想要的大漢振興,並不是說僅僅只是軍隊的強大,更重要的,就是讓大漢的百姓富裕起來。

    最起碼的,讓他們不至于吃不飽,不至于沒有肉吃,不至于沒有衣穿。在達到這些條件之下,還要讓他們接受新式的教育,開化百姓的民智。

    說真的,劉易還真的受不了太多沒有知識文化的愚民,特別是一些百姓,對于強權的畏懼,可以說當真的是畏懼如虎,動不動就跪下的情況。

    劉易覺得,漢人,就不應該有畏懼強權的思想,就不能動不動就屈膝下跪。這樣,和被滿清奴化的漢人,以及那些崇洋媚外的人又有什麼分別?

    把董卓的賊兵都趕離了關中,把關中直接掌控在新漢朝的統治之下,百姓歡慶,劉易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歷史上,關中在董卓死後,還要亂上幾年,現在,這麼快便被自己平定了,這也不得不由劉易感到慶幸。

    而關中平定,也給新漢朝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易相信,不用三幾年,新漢朝就正式擁有統一大漢的強大實力。

    當年秦皇在關中,一步一步統一整個天下,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劉易決不能再如秦皇那般花那麼多時間了。

    如果擁著後世那麼多知識,那麼多先進的東西,還不能提前結束這個三國亂世,劉易覺得還真的白活了一場了。

    天氣還依然很炎熱。

    幾個謀士在向劉易匯報情況。順便把他們所商議的決定向劉易作一個總匯。

    看到他們滿頭大汗的樣子,劉易不得不叫來一些宮女為他們掌扇。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他們已經達成了共識,認為劉易的計劃可行,並已經開始了初期的準備工作。

    得到他們的支持,劉易心情大快。

    接下來,就是關中的一些治理事宜。

    主要的,其實也就是關中的防務問題。

    眼下,新漢軍在渭河北岸,已經收復了武功以西的扶夫、岐山等地。

    不過。在鳳翔一帶,牛輔的大軍在那兒拼死相持,已經建立了一道道的防線。新漢軍並非是沒有辦法擊敗他們,但是牛輔的兵馬不少,佔據著有利地勢。新漢軍強攻的話,可能會對新漢軍造成比較大的傷亡。

    本來。按劉易的計劃。最好就是一路攻殺到西面二百里之地的隴縣地區,奪下向天水進發的大峽谷口金台地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方便今後新漢軍進擊西涼。

    而金台地區,南接陳倉關,渭河南面,華雄率軍就是進攻到陳倉關。卻一時難破關,沒有奪下陳倉。如果渭河北面的新漢軍可以奪取金台,就等于可以把陳倉關也拿下了。

    這樣,新漢軍的進攻勢頭。就定在陳倉關與渭河北岸的鳳翔縣一帶。一時半刻難以再突進了。

    不過,這樣也好,如此便可以在陳倉與隔河相望的鳳翔縣連成一片,也成了新漢軍與賊兵的一道防線。

    這個是關中西部的防務問題。留下華雄率他的三萬騎兵鎮守防線,提防賊兵會進入關中地區作亂。

    戲志才等人,也認為暫時這樣,不要再向賊兵攻擊了,因為再攻擊,也只是與他們相持不下,這樣,會影響新漢軍向匈奴征伐的計劃。

    至于藍田,劉易也知道張濟已經返回大營了。所以,就派出徐榮率他的本部軍馬,堵住藍田大營出長安的線路,並構建了防線,讓他們只能龜縮在深山里,而不能再出長安。

    當然,劉易已經知道張濟可能有路從藍田穿過大山到達廬氏縣,不過,劉易也不太擔心,在不知道的情況之下還自可,自己既然已經知道了,就肯定不會讓張濟有任何的機會奪下廬氏縣的,也更不會再給機會他奪取宛城。

    如此,藍田張濟,也不是關中的威脅。

    當然,也是因為劉易跟著下來的攻伐匈奴人的計劃,所以,討伐張濟的事,也得要先緩一緩了。

    另外,慶陽往西、北方向,那些地區實在是太大了,全都是一些黃土坡的地帶,人口稀少,一直到達長城區域都是如此,在那些地方,種植農作物也不容易生長,還要經常大旱,就目前來說,那些地區,暫時還沒有太大的發展價值。

    這片地區,大多都是寸草不生,就算是匈奴人,也不願留在這些地區生活。不長長的地方,他們也活不起。

    所以,匈奴人也只當這些地區是他們與漢人的隔離地帶,最多就是通過這片地區入侵並州或關中,並不會在這些地方停留太久。

    這些地區的百姓不多,劉易只是讓人在慶陽以及一些人口稍為較集中的一些地區設立了官府。對偏遠一此的區的百姓,是顧及不了的,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到官府一次,而官府也不會跑去那兒告訴他們,他們現在是歸誰誰管,要他們納稅什麼的。

    這些地區的百姓,生活本就非常艱苦了,只有一些賊兵及地方的大族才會壓迫搶掠他們。新漢朝官府,是不會再向他們納稅的。當然,將來有條件,官府還是會派人去調查清楚,看看這些黃土高坡的地區有多少百姓,派人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

    而在境外長城,現在的高順的幾萬軍馬駐守,這一方面的防務,就不用長安官府去操心了。再說了,從那個方面,就是一些異族人入侵,他們要先越過長城才可以入內。劉易都準備對他們動手了,還會在意他們的進犯麼?他們敢來。就必叫他們有來無回。

    關中東面、南面都不會擔心有敵人來犯,除了西面,只要華雄鎮守好其陳倉與鳳翔縣一線。可以說,關中的安全要比洛陽更穩固得多。

    董卓之所以要棄洛陽遷都長安,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當初董卓的潼關不是被劉易用奇謀奪下,劉易怕真的沒有什麼辦法攻入關中來。那時候,最多就是從並州通過大山森林,或者從長城繞來,通過一大片廣闊的山坡丘陵地帶進入關中。可是,那樣的代價也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到最後也未必可以奪取長安。

    從渭河南岸向北岸攻擊,和從渭河北岸向南岸攻擊,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董卓派出大軍守著渭河南岸,劉易還真的沒有太多的辦法可以奪取長安。

    不過,一切的假設都沒用了。因為,董卓已經亡。劉易已經奪得了長安及整個關中。

    關中在劉易新漢軍的手里。已經穩如泰山。

    民政方面的事,劉易也不多問了,決定由李儒去主理新佔區的政務問題,荀爽留在長安主持大局。戲志才與荀文若,都要離開關中回洛陽了。

    出征匈奴人事大,有許多事都要他們兩人去操心。

    除此之外。劉易再次給在北地休養的皇甫嵩寫一封信,希望他可以來長安為太守。

    無論是為政或是對關中的情況,皇甫嵩都非常熟悉。他又與西涼的異族交戰多年,有他在。也可以指點一下華雄與徐榮。

    另外,劉易還留下許諸在長安為城守,隨時都可以支援華雄與徐榮,程錦也留在長安,他為許諸副將,如果劉易要抽調許諸的時候,程錦這個書生大將就為長安城守。

    幾天之後,劉易決定班師回朝。

    從洛陽來的眾女,她們對長安依依不舍,就似乎長安要比洛陽還好似的。

    其中,連皇後都不太想離開。

    嗯,的確,在地理位置上來說,長安比起洛陽來,的確有一種天然的安全優勢,這種優勢,會讓人有一種特別的安全感。在長安生活,拋去一些人為的因素,的確讓人過得非常的舒服自然、自在。

    從氣候上來說,長安與洛陽雖然相隔得並不遠,可是也有一點分別的,在長安,像在現在炎熱的時節,卻要比在洛陽涼爽一些。

    不過,眾女考慮到劉易可能很快就又要出征,所以,都不太願與劉易分離。所以,差不多都與劉易一起回洛陽。

    唯獨幾個先帝遺妃,她們是眾女一起來長安的。她們向劉易請求,想留在長安皇宮。

    她們雖然是先帝遺妃,但是年紀都不是很大,劉易現在視她們也一視同仁,並沒有因為與劉易沒有太深厚的感情基礎而冷落她們。

    也就是說,劉易並沒有把她們當作玩物一樣來看待,這一點,她們也深有感受的。

    不過,劉易還真的奇怪,為何她們會舍得和自己分離,要留在長安。

    細問了她們之後,她們才告訴了劉易原因。

    她們主要是覺得她們的身份有點尷尬。因為她們不管怎麼樣,都難以擺脫她們先帝遺妃的這個身份。

    在洛陽,現在新帝是少帝,她們若按大漢的傳統做法,早已經不能留在皇宮了,她們在皇宮里生活,覺得有點不太自然。

    所以,現在多了一個長安皇宮,她們覺得留在長安皇宮里生活,要比在洛陽皇宮生活得更舒心一些。

    她們不用再面對少帝,也不用面對太多的外界非議。

    她們也認為,以她們的身份,如果住進劉易的劉府,也會對劉易的形象造成不小的影響。會讓世人認為劉易是一個貪花好色之徒,睡了先帝的女人,會壞了劉易的名聲。

    呃,那個,劉易其實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可是,劉易不在乎,她們在乎啊。

    本來,在她們之上有一個皇太後何婉,可是,她們也都認為,皇後身份特殊,因為她是少帝的生母,留在洛陽皇宮是必須的,也因為有這一層身份的掩護,她私下或半公開與劉易相好並沒有太大的關系。

    所以,她們就集體決定留在長安皇宮,還有一個讓她們想留在長安皇宮的原因是,其中德妃懷了劉易的孩子,不用多久就要分娩了。想想,如果讓世人知道先帝遺妃在皇帝死後,居然懷了孩子,這個傳了出去,影響當真的非常不好。

    劉易看她們態度堅決,只好同意她們留在長安皇宮。

    劉易覺得,留她們在長安皇宮也好,反正長安皇宮也不能荒廢了,有她們在長安皇宮住著,也可以堂打理一下。這里,就作為自己的第二後、宮吧。洛陽離長安不是太遠,將來常來就行了。

    黃敘、典韋等人,暫時還留在長安,要出征匈奴人,也不是急在一時的,讓他們在長安幫助理治一下秩序,等別的工作都準備好了,再調他們也不晚。

    實際,戲志才與荀文若也不會就與劉易一起離開長安,他們還得要把一些事務交待好後再回洛陽。

    因此,一路,是劉易與眾女一起,有如游山玩水一般,從長安回到了洛陽。(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小兵之霸途》,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五百六十一章 班師回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五百六十一章 班師回朝並對三國小兵之霸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