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

第869章 香港房事 成好友互幫互助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汴塘舞仕 本章︰第869章 香港房事 成好友互幫互助

    第869章香港房事成好友互幫互助

    在很多人眼中,深圳那是遍地黃金,繁華無比,打工人的天堂,發財的機會信手拈來啊,可是和一河之隔的香港比較起來,其差距居然這麼大,有些不可思議啊。只不過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香港的居住條件和深圳相比也是嚇死人的。據香港政府近期發布的數據來看,至少有三四十萬人只能租住在“棺材房”和“籠屋”里。

    “棺材房”,顧名思義,就是和棺材一樣,面積最小的只有2個平方,只能容納一張床,而且是一張一米寬,甚至八十公分寬的單人床,我的個天哪,這晚上睡覺連翻個身都困難啊,廚房和廁所都是公用的,沒有陽光,沒有窗戶。

    “籠屋”,說起來人更是讓人無法接受,就是罐頭沙丁魚似的貧民窟里的眾多老弱貧苦人聚集在舊樓的出租床位,每個床位都用鐵絲網圍起來,放眼望去,一張床位就猶如一座籠子,“籠民”因此而得名。

    諸位,請問住在這里面的還算是人嗎?說實話,別說是住了,就是僅僅那麼听一听,我都感覺自己快喘不過來氣了。大家千萬可不要以為這是以訛傳訛,以為是無良媒體用來攻擊資本主義罪惡而炮制出來的假新聞,畢竟大家都知道香港不敢說是全世界最富的地區,那最起碼和咱們大陸比起來,就是天堂啊,怎麼會這樣呢?

    但是,這的的確確就是真實存在的。大家可能還記得,前兩年我和幾個同事一起去香港展的時候,阿song不是有去他叔叔家里拜訪嘛,那可是他親眼所見的啊。盡管他叔叔的居住條件已經有些不敢讓人恭維了,可與那些住在棺材房和籠屋的人相比,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要不,我們怎麼會經常從新聞上听說很多明星住的所謂的大房子也不過八九十平方而已呢,再稍微大一些,超過一百或者一百二十平方的,那就是妥妥的豪宅了。

    听小曾說,她老公還是滿幸運的,已經成功地申請到了廉租房,雖然是一房一廳,才18個平方吧,可是小兩口住的話,還是勉勉強強夠的了。主要是人家這18平方是實打實的18平方,可不存在什麼公攤面積的,就是純純的室內建築面積,盡管國內房地產的公攤面積就是香港李嘉誠之流搞出來的。說到李嘉誠的創新,除了公攤之外,還有什麼樓花,也就是預付款,這個預付款可不是什麼首付奧,而是他把地那麼一買,圖紙那麼一畫,連施工隊伍都沒有進場呢,他就可以收錢了,這種情況下萬一要是開發商出了問題,後期無法開發了,那付了預付款的人可就倒了大霉了。

    更可恨的,李嘉誠居然把這些糟粕帶到了咱們內地,真的是大大的禍害了咱們內地人啊,據我的淺薄認知和了解,我真的還沒有听說過其他地區或者國家有過這種操蛋的模式呢。唉,這李嘉誠的確是商界公認的的“超人”,可是每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賺錢買的房子,房產證上明明是90平方,而實際可用的只有70幾平方,說實話,我對李超人是真的沒有一點好感的,有時候真的想罵娘,這萬惡的資本家啊,對我等升斗小民簡直就是敲骨吸髓啊。

    呵呵呵,不好意思,有點扯遠了,說回小曾兩口子雖然在香港有立足之地了,可與大陸動輒幾十,上百平方的寬敞大宅相比起來,實在是太憋屈了,所以在他們結婚之前,小曾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說一定要在深圳買房,老羅也欣然同意了。因為咱們中國人人人都有想擁有自己的一套住房的夢想,所謂居者有其屋嘛,更主要的是,人家老羅是有這個本錢的,你想想他已經去香港二十余年了,就算是剛開始的前幾年沒有存到錢,可是他勤勞肯干,後面還能掙不到錢嘛。

    況且他心里也清楚的很,以他的條件要想在香港買房子,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啊,所以小曾一提這個要求,立馬就一拍即合了。本來依著小曾的意思,是打算在關內買的,那樣離香港近些啊,平時過關,出關也方便啊,後來陰差陽錯的在一個朋友的推薦下,他們兩口子最終選擇了瀅水山莊。

    還听說,小曾他們兩公婆是經親戚介紹相親認識的,雖然老羅大上小曾20來歲,人也長的一般般,小曾即使不穿高跟鞋,也快和他差不多高了。可是兩人接觸了僅僅兩次之後,小曾就決定要嫁給他了,其實還不是因為人家是香港人啊。就算老羅只是一個最普通,最底層的香港人,可是一個月也有2萬多塊港幣的收入呢,這要放在深圳來看,估計99的打工者是掙不到這個數的。

    小曾家里兄弟姐妹五六個,她十五六歲就輟學出來深圳打工了,在工廠當過工人,在飯店做過服務員,在機場當售票員算是最輕松,最體面的工作了,這樣一年到頭,省吃儉用,最後也不過能存上個兩三千塊而已,關鍵是,就為了這仨瓜兩棗,還要累得要死要活,動不動就被主管熊一頓,受氣啊。

    說實話,像她這麼年輕的小姑娘,哪一個不想找個白馬王子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啊,可是,這些終歸也只能停留在青春的夢想里啊,往往到了最後還是要向現實低頭的。其實,她當初也不是沒有猶豫過,但是看了看別人,再想了想家里老人的話,現在能有機會嫁給一個香港人,也是滿不錯的啊。而且,在結婚前,人家老羅就給她承諾過了,每個月準時準點給她5000塊港幣作為生活費。

    不過,最終讓小曾下了決心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另外的東西,什麼啊?就是香港身份證。雖然,這一時半會兒她還拿不到香港身份證,按照規定,和香港人結婚之後,需要等滿了5年才可以申請的,而且,也不是說在大陸干等著,過了五年之後就能自動拿到了的,在這期間,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過去香港相關部門報備一下,非常非常麻煩的。

    但是,想想以後的幸福生活,等幾年也是值得的,小曾很高興的對梓彤說,到時候等她拿到了香港身份,就有資格去申請“綜援”了,即使不干活,一個月也能領上幾千塊港幣呢,與在深圳辛苦打工相比,可是天壤之別啊,再加上老羅每個月的5000塊,就算是在香港生活也可以了

    說實話,這樣的生活對于我們來說,雖不至于嗤之以鼻,可是心里還是有些不那麼認同的。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有你經歷了什麼,才會真正的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些什麼。就像現在,人家小曾與之前打工相比,很快樂,很滿足啊,雖然她不能在香港常住,可是以探親的名義隔一段時間就過去住幾天啊,去的這麼頻繁倒不是不放心她老公,主要是要做產檢。

    听說在香港生產,如果你不定期去某個醫院產檢的話,那到時候真的臨產了,很難能約到床位的。更主要的是,只有這些資料都齊全了,到時候在香港生產之後,孩子才可以順順利利地拿到香港身份證啊,否則你怎麼證明這個孩子是香港娃呢。

    算起年齡來,小曾和梓彤還是同年同月生的呢,只不過她比梓彤要小上那麼幾天,所以小曾一天到晚的“彤姐彤姐”叫的可親熱了,她也知道我是做什麼工作的,一個月多少工資等等。其實小曾人還是挺不錯的,不過,我經常從她嘴里能听到一個詞,就是“你們外省人”之類的,要知道伴隨這個詞的可都是一些負面的新聞啊。

    可想而知,盡管她的家庭條件甚至還不如我們呢,但是,在她的眼里,作為廣東本省人,她還是很驕傲的。呵呵呵,我實事求是的再次聲明,小曾還是個很不錯的人,這些詞可能只是她們圈子里人平時的口頭禪吧,她本人對我們這些外省人並沒有什麼歧視,至于其他廣東人,可就不好說了。

    剛懷孕的那幾個月她隔三差五的就會回梅縣老家去休養一下,吃吃媽媽做的飯,和家人在一起,多開心啊。可是現在不行了,月份到了,肚子也大了,人也不想動了。小曾的預產期是在3月底,現在她的肚子已經很大了,腳也腫了,手也腫了,她老公平時只要有休息,都會過來瀅水山莊的,基本上是10天過來住兩三天吧,平時呢,也就小曾一個人在這邊,听說她婆婆很快就會過來了。

    廣東人會煲湯是全國聞名的,自從我們到深圳後可算是見識到了,現在也入鄉隨俗了,不過,那都是自學。現在不同了,有了正宗的師傅可以近距離的觀摩,當然就不能錯過了,所以,梓彤每天跟著小曾學煲湯,天天變著花樣。

    而且,小曾還從梅縣帶來了很多的草藥,很多都是我們以前听都沒有听說過的,更別提見到過了,至于各有什麼作用,又是利脾,又是保肝,又是養胃的等等,我們更是一竅不通啊。這些都是梅縣客家人經過了幾百上千年的積累,實踐流傳下來的,效果很好的,作為正宗的客家人,小曾當然是如數家珍了。

    為此,梓彤還專門做了個筆記,不過有些草藥在藥店里根本買不到,小曾表示這個簡單啊,便給了梓彤一個電話,讓她從這個人這里拿貨就是了,這些都是野生的,藥效很好的,價錢也不貴,快遞寄過來也就是一天的時間,很方便。

    前幾天,我著急上火,嗓子發炎了,痛得不得了,本來想去買點藥吃的,結果被小曾知道了,她從家里拿來了一把雞骨草,讓梓彤放點冰糖進去煮上,真是神奇啊。我上午喝了兩杯,下午就好多了

    我這一忙起來就把丁世申的事給忘記了,加上rocky也出差了,所以,直到他在寧波待了三天之後,給我打了電話,我才想起這茬,本以為他已經搞定了,來向我報喜的呢,便問他什麼時候能出貨

    結果他卻答非所問的告訴我說,工廠正在做呢。

    :。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方便以後閱讀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第869章 香港房事 成好友互幫互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第869章 香港房事 成好友互幫互助並對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