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緣嬌妻

293章 哭聚一堂

類別︰ 作者︰蕭非清 本章︰293章 哭聚一堂

    一  今天在譚家吃飯的人多,足足近四十個,要擺上四桌。

    譚俊麗的媽媽殺了三只五斤重的番鴨,四條三斤重的胡子魚。

    幾個妯娌也幫著她洗菜,切菜,燒火,打水。

    今兒晚上就是吃豆花飯,加上烤魚還有芋兒鴨。

    別看就這三樣,其實烤魚吃法很類似于吃火鍋,甚至比吃火鍋還要過癮,吃烤魚吃的不是光是魚的滋味,而是還有很多很多的蔬菜和肉類可以吃。

    光配的蔬菜就有菜花、藕、黃瓜、豆芽、魔芋、胡蘿卜、西芹、大蒜、豆腐泡……

    所以有這大三樣已經足夠招待客人了。

    豆花飯已經做好了,烤魚做起來也很快,四條魚已經被譚俊麗的二伯母拿去放在自家做出來的土制烤爐上烤。

    這種烤爐其實就是一個大灶台,上面鋪上圓形的鋼絲網。

    底下燒著竹木炭,鐵絲網很大,可以同時就烤四條魚。

    川州的烤魚同樣很出名,風靡大江南北的各種招牌的烤魚,想必是很多人的最愛。

    烤魚,是一種發源于川州州的特色美食。

    在流傳過程中,融合腌、烤、炖三種烹飪工藝技術。

    充分借鑒傳統川菜及川味火鍋用料特點,是口味奇絕、營養豐富的風味小吃。

    川式烤魚卻與傳統燒烤做法有著明顯的不同,它采用“先烤後炖”的獨特做法,融合了烤、炖兩種烹飪工藝的精華。

    據說川式烤魚的最初由來是從非洲傳來的,一名捕到魚的非洲土著,烤了很久魚還未熟,便把那條魚加入湯汁調味料邊吃烤,發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鮮美,從此就有了這道美味。

    譚俊麗的二伯母最會做烤魚,所以這道菜就由她烹飪了。

    由于鴨子需要炖煮的時間較長,所以米飯蒸好之後,譚俊麗的媽媽就準備做芋兒鴨了。

    她先把洗干淨的番鴨剁成塊,

    大鍋裝了水燒著,先將鴨塊在小鍋里焯水,去掉殘余的血氣。

    然後將焯水過後的鴨肉撈起,接著鍋熱先放鴨肉肥的部分炒出油。

    再放所有鴨肉一起煸炒干水份

    ,然後放少許料酒炒香,再放姜蒜片繼續煸炒,把鴨肉油份給炒出來。

    緊接著放放芋兒,八角,香葉,桂皮一起炒勻,放醬油,少許白糖,少許老抽醬油炒勻上色。

    最後加水沒過所有材料放適量鹽燒開,去掉浮沫,放薄荷翻炒1分鐘,出鍋轉中火燒至芋兒軟即可。

    芋兒鴨做好,那邊的烤的魚也準備下鍋,這道菜要一邊煮著一邊吃,才夠味兒。

    到時候半成品的烤魚搭上配菜端上桌就可以了。

    譚俊麗的二伯母一邊端著加厚的烤魚架子爐的往堂屋走,一邊叫其他幾個妯娌端另外的烤魚架子爐。

    這種托盤一樣的烤魚架子爐下面是燒酒精的,也可以燒木炭。

    不過譚家的木炭不是那種餐廳用的無煙木炭,想著是放在桌面上吃,就放了固體酒精。

    就這固體酒精還是因為譚俊麗要結婚,才買了一桶回來。

    譚俊麗的媽媽往鍋里添上幾瓢涼水熱著,待會可以用來洗碗。

    然後才端著一大盆的芋兒鴨,走出廚房。

    譚母出去的時候,譚大富走了進來,他手里拿著一根扁擔,這是用來挑酒的。

    兩大壇子的水酒,用稻谷殼燒的熱乎乎的,將熱水酒用能裝三十斤的大瓷壺裝起來,再放進籮筐里。

    以前農村人都是用大錫壺裝水酒,後來發現這樣喝酒容易鉛中毒,于是現在很多人改成用瓷酒壺了,有些怕摔的也用鐵皮壺。

    譚大富動作麻利,做完這些,挑著水酒到了堂屋。

    此時堂屋擺著四張圓桌子,已經坐了十幾個人。

    顧清影牽著睡醒了的蕭明睿走了進來,坐在上方左邊的蕭緹娜對著她揮手。

    顧清影換了一身衣服,穿著一件深藍色配白色櫻桃圖案的荷葉邊T恤,搭配一條淺色薄牛仔褲,腳上穿著露指涼鞋。

    她把頭發扎成了馬尾,這簡約又清爽的打扮讓她看起來又小了幾歲,像是個剛上大學的女生。

    待顧清影走近,譚俊麗一看笑了︰“你這是越變越青春了?明天你我這新娘子的風光都遮掩了怎麼辦?”

    蕭明睿看起來心情不錯,他蹦蹦跳跳的跑到蕭緹娜面前,抱住她的腰,喊道︰“姑姑!”

    蕭緹娜高興的將他抱在自己大腿上,打趣道︰“哎喲,小石頭,下午休息的不錯啊?你看你臉蛋都跟隻果似的了。”

    小家伙臉蛋紅撲撲的,拉著走過來的顧清影她的手晃著,清澈的眼眸望著她說道︰“嗯,我媽咪下午陪著我呢,不做噩夢,那我肯定睡得好香。”

    一邊的譚俊麗的九歲的小表妹劉詩涵抽了抽鼻子,問道︰“這個烤魚今天味道這麼香?我餓了。”

    陸依珊也說道︰“就是,這烤魚今天做得好香,我們吃飯吧。”

    譚母听見了之後,扭過頭來笑著說︰“吃吧,開始吃飯。”

    譚父給她們拿了一壺三斤裝的水酒,先給顧清影倒了一玻璃杯,笑道︰“鄉下土酒,拿出來招待貴客,莫見怪哈?”

    顧清影連忙說道︰“怎麼會呢,這個我覺得比外面喝的白酒那些要好呢。夠了夠了,倒太多了。”

    有些人不喝酒,譚母就拿出冰鎮過的加了橙子皮做的酸梅湯給她們,連蕭明睿也倒了一杯。

    顧清影這一桌,作為主人的譚俊麗將杯子先端了起來,笑眯眯的說道︰“謝謝大家伙來我家,來,先走一個再吃菜。”

    大家一起喝了一口,等譚俊麗坐下後,才開始動筷子吃菜。

    三大菜都是辣的,小家伙肯定不能吃,為了照顧他,譚母給他做了湯圓跟不辣的芝麻醬小面。

    難得蕭明睿沒有挑嘴,很給面子的吃了。

    顧清影的廚藝好,對吃的其實要求也高,不過她心態不錯,入鄉隨俗嘛。

    地地道道的鄉村菜色,有時候不會比她做的味道差,吃的就是“鄉情”。

    蕭緹娜不愛吃胡子魚,她夾起一塊番鴨肉放進嘴里,咀嚼了幾下說道︰“嗯,這鴨肉不柴,真的好香。”

    顧清影也嘗了一小塊,點點頭說道︰“嗯,味道不錯,感覺比帝都的平鴨要好吃多了。”

    毛小芙笑道︰“你們能來,我們覺得今天的飯吃的好像都要香些了。”

    譚俊麗也說道︰“有大美女在身邊,啥子都是香的,回老家來住幾天就是好啊。”

    蕭緹娜嘴上笑道︰“什麼美女不美女的,你們也是美女啊。倒是我在國外吃了幾年洋快餐,我那時可是做夢都想吃國內的飯菜呢。

    慘啊,我們學校除了土豆炸魚就是炸魚土豆。”

    譚俊麗給陸依珊夾了一筷子她夠不到的胡子魚肉,說道︰“一三,多吃點魚肉,魚肉不會長油,放心吃。”

    “別說了,再說我就不敢吃菜了。”陸依珊嘴里這麼說,筷子可沒停。

    她咬了口烤魚,感覺滿嘴生香,笑得眼楮都彎了起來,說道︰“今天這胡子魚誰烤的,真不錯啊,比我吃過的店里面的那些要好吃多了。”

    于笑笑說道︰“看來你娘娘,當定了!”

    陸依珊害羞了,大家都哈哈大笑。

    顧清影也笑了,端起杯子跟譚俊麗說道︰“麗麗,我們喝一個,謝謝你的款待。”

    “你也太客氣了,把這里當成自家一樣就行了。”譚俊麗笑道。

    或許大家伙剛才的話,613還是放在了心上,于是吃了一些就放慢了速度。

    她身邊的董小璐笑著對任倩倩道︰“來,倩倩。我們不胖,可以敞開吃。”

    陸依珊卻急眼了,說道︰“錘子,你們歧視胖子是不?我懶得便宜你們,我再夾幾筷子,把菜吃光,不留給你。”

    三人開始你爭我搶,譚俊麗樂得直發笑。

    一頓晚飯吃得大家伙肚皮都鼓起來了,那三個搶菜吃的,尤其吃撐了,正癱在院子里的石頭椅子上納涼呢。

    陸依珊開始後悔了,“完了,我還說要減減肥的,這個樣子等我回去上班以後,不出個游泳圈出來才怪,過些天她們還說要去水上樂園游泳呢,泳衣都沒辦法穿了。”

    院子里有蚊蟲,顧清影怕咬到小家伙,就沒有出去。

    就在此時,堂屋里忽然開始響起了譚俊麗姨婆婆的哭聲。

    很快幾個老年的女人就跟著哭起來,顧清影嚇了一跳。

    轉身一看,幾個哭得稀里嘩啦的女人里還有譚俊麗。

    這是怎麼了?

    “這是哭嫁,我們這邊的風俗。”毛小芙解釋。

    川州農村這邊,歷來重視“哭嫁”,俗雲“閨女不哭,娘家無福”。

    哭嫁的過程先是待嫁姑娘獨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親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圍坐一屋,輪番哭述。

    “哭嫁”,亦稱“哭出嫁”、“哭嫁囡”、“哭轎”等。

    是漢、土家、彝、等民族的傳統婚姻習俗,即新娘出嫁時履行的哭唱儀式活動。

    哭嫁主要是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

    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

    也有罵亂作媒的,以前,川劇《柳蔭記》有《英台罵媒》一折。

    哭嫁的風俗,不知道起源于什麼時候。

    戰國時期,趙國的公主嫁到燕國去作王後,她的母親趙太後在臨別時“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

    大約就是後來長盛不衰的哭嫁風俗了。

    這種風俗,還盛行于川州農村中,隨地區變化而大同小異。

    女子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婚後除非與丈夫感情不和或婚姻發生變故,否則是很難和父母兄弟見上一面的,這種別離之苦確實令人難以承受,豈能不哭。

    听老人們說,早些時候。如果出現嫁而不哭的姑娘,也會被鄰里看作沒有教養的人,傳為笑柄;

    相傳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親責打的事,哭嫁在川西叫“坐堂“。

    甚至還有歌詞︰

    月亮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

    父母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

    一尺五寸把兒養,移干就濕苦非常。

    ............

    不過如今婚姻自由,這種風俗已經很少了,只是有些地方還是保留了這種傳統。

    此時,譚俊麗的的嬸娘、伯母,舅母、姨娘,姐妹等等五親六戚的女客都過來陪哭勸哭。

    幾個人圍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新娘哭一完,其她人輪次哭,最後又由新娘哭。

    只听譚俊麗唱道︰“我的媽呀我的娘,您為女兒辦嫁妝,大路走成槽,小路跑起毛。

    雞子剛開口,娘在路上走;麻雀進了林,娘在半路行。紅紅綠綠幾大宗,湊湊合合辦得多……

    千般恩情我沒報,萬滴甘露未酬答。明日就要離開你,不知他家是個啥,內心話向誰去表達?我的爸呀我的媽,我願侍奉二老不願嫁。”

    譚母唱到︰“姑娘長大成人要出嫁,媽媽囑咐幾句話︰一要孝公婆;二要敬丈夫;三要妯娌多和睦;

    四要心細賢,茶飯要均勻,火燭要小心,炒菜要潔淨;

    五要起得早,堂前把地掃,貴客來到家,裝煙又遞茶;

    六要學裁剪,免得求人不方便,切莫貪玩多,日後窮了靠哪個。”

    譚家母女兩人一哭一和。

    很快輪到譚俊麗的幾個堂姐們唱︰“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離,離開家里好孤單!”

    譚俊麗︰“梭羅樹來台對台,望姐心里多寬懷,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誨記心懷!”

    譚俊麗一邊抽泣一邊用手不停地揩拭眼淚,那難舍難分的骨肉親情,讓人為之動容,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淚下。

    譚母的幾個姐妹也開始一邊做抹眼淚,一邊附和道︰“我的哥呀我的嫂,一個柑子十二瓣,哥嫂妹妹要分散;

    一根竹子十二節,逢年過節要來接;一個雞蛋沒散黃,姊妹日子還很長;一口水缸三道箍,你我姊妹莫生疏。

    妹妹親,姊妹親,揀個石榴平半分,打開石榴十二格,隔三隔四不隔心。”

    這種哭唱大概要經歷一個多小時,雖然是儀式,但唱著唱著也會真哭起來。

    在川州民間,特別是在巴人的生活習俗中,哭嫁無疑是最富特色的一種婚嫁儀式。

    新娘從出嫁前開始哭起,一直哭到離家。

    過去的婚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女方對男方及其家庭不了解,對未來生活充滿著擔憂。

    在這樣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不幸,因此哭就成了一種必然。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食緣嬌妻》,方便以後閱讀食緣嬌妻293章 哭聚一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食緣嬌妻293章 哭聚一堂並對食緣嬌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