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明

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盔十九 本章︰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

    ,最快更新滅明最新章節!

    回到後衙,不過才是未時與申時之交,晚飯還早,李自成便去了書房,將各地送來的文書過一遍。

    其中一份來自西海的訊息深深吸引了他。

    訊息上說,曹建建造的戰船,已經下了水,載重達到六百石。

    李自成按照後世的標準換算了一下,戰船的載重超過三十噸,如果當做運輸船,一次可以裝載五百人,不過作為戰列艦,不可能滿載,它的主要目標還是裝載各種武器彈藥。

    三十噸,與傳說中鄭和下西洋的“大寶船”差多了,“大寶船”載重量據說達到八百噸——一千噸,不過,後世再沒見過原型,連圖紙都丟失了,一切只是傳說。

    即便“大寶船”依然存在,也不能作為戰船,當時設計大船的目的,乃是為了運載更多的貨物,所以“大寶船”只能是商船,船上裝載有士兵武器,可以算作武裝商船。

    李自成需要的,乃是戰船,最好是載重量特別大的戰艦。

    曹建按照湯若望臨時圖紙所造的戰船,至少可以算作戰艦的雛形,或者是縮小版的戰艦。

    現在的戰船上並沒有許多精密的儀器,下水就意味著成軍,只要有足夠的水手、士兵,馬上就可以形成戰斗力。

    李自成心中甚喜,也許一艘戰船算不了什麼,不過,既然已經開始,借助歷史知識,在正確的道路上行走,以後可以對戰船進行改良,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便能快速發展。

    不管這種戰船孫不算真正的戰艦,能不能航行于遠洋,都不重要,它現在的目標,乃是風浪不大、四面封閉的西海。

    戰船一起,西海東西兩岸的駐軍,相互聯絡更加便利,對于三角城乃至西寧的西部邊疆,就多了一份保障。

    哪日得閑了,得親自去西海看看,下水儀式是趕不上了,但可以搞個命名儀式,西寧距離西海東岸,不過兩百里,快馬一日即可到達,也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

    況且湯若望正在翻譯葡國戰艦的圖紙,一旦完工,就要送至西海,交給曹建,著手準備,圖紙的內容太多,不可能飛鴿傳書,必須著人送過去。

    李自成先是回了訊息,希望曹建積攢制造大型艦船的木料,不久之後,他將親自去西海視察。

    如果只有一艘戰船,即便成軍,也不會有太強的戰斗力,況且戰船上缺乏威力最大的武器——火炮,現在除了操訓水手、士兵,只能作為運輸船使用。

    不過,西海水軍,總算開始了,這可能是西寧軍不同于游牧騎兵的最大特色。

    這時,李自成忽地想到在涼州分別時,梅之煥對自己所提的建議,他心中明白,梅之煥的建議,並非是為了自己升職,實際上他已經是甘肅鎮的巡撫,即便他接受了建議,梅之煥也是很難再進一步。

    在西寧建立軍政合一的藩鎮,類似于大唐的節度使,可以保障軍隊的糧餉供應,但這樣一來,西寧軍就會完全暴露在朝廷的對立面。

    雖然李自成極不情願,但這樣的時刻,遲早還是會到來。

    他決定正視這個問題。

    至少要將框架搭起來,現在的西寧地區,基本上就是藩鎮,只不過沒有打出旗號,除了軍隊,並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李自成沉思片刻,終于有了大致的思路︰建立真正的西寧軍。

    也就是說,要突出西寧軍與其它軍隊,與朝廷軍隊的不同,現在的西寧軍,軍律算是一個特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做為西寧軍的軍律,至少比朝廷的軍律通俗易懂,士兵們並不識字,沒有文人那種咬文嚼字的習慣。

    此外,還得有軍旗、軍服,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西寧軍。

    軍旗絕對不能使用大明的龍旗,必須淡化皇權,突出西寧軍的血性——不怕流汗,不怕流血,勇往直前,藐視困難。

    軍服似乎已經有了,他當日設計了一種迷彩服,除了讓士兵們著裝整齊,主要是為了替換馬有水部士兵的明光鎧,將生鐵節約下來,用于制造步槍,沒想到現在倒是用上了。

    軍隊還是以現在的七大百戶為框架,而西海水軍暫時只能算是輔軍中的輔軍,至于將來如何發展,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需要才是發展的動力源泉。

    梅之煥說得沒錯,自己的確不能永遠頂著千戶官的頭餃,否則,下面的軍官頭餃就會上不去,這不僅造成軍隊實際上的編制超員,也會影響軍隊的正常管理,甚至會影響軍隊的戰斗力。

    西寧軍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構?衛所肯定不行,這種府兵制早已成為大明的一顆毒瘤,隨時可能成為壓垮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它絕不會在西寧獲得重生,農耕民族不同于游牧民族,無論用如何先進的手段和方式去管理,半民半軍的府兵,都不會有太強的戰斗力。

    李自成想過大漢、大唐、大宋的軍事體制,甚至“岳家軍”、“戚家軍”都在腦中過了一遍,結果還是不是不滿意。

    在思考大明軍事制度時,他的腦中驀地劃出一道閃電︰都督府!

    李自成心目中的都督府,卻是不同于大明的“五軍都督府”那種純軍事機構,倒有些類似于大唐立國之初的體制。

    他希望的乃是軍政合一的都督府,也就說,都督府下設各種軍政機構,可以將西寧軍目前的軍、民、商事務一並囊括進去。

    大明“五軍都督府”為了分權、制衡,常設左、右都督,而西寧軍的都督府,只有一名大都督,自然是他李自成,大都督不設品級,也可以說品級無上,是西寧軍的最高軍政長官。

    將來各個百戶再要擴軍,或是主官升職,就不會再受到制約了。

    這個大都督府叫什麼呢?

    李自成目光在室內掃視著,忽地看到湯若望編寫的科學教材,心中頓時一陣靈動︰西寧不同于大明內地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天主教。

    對,就叫“天命都督府!”

    受之于天”,這是漢人百姓最迷信、也是最能接受的一種方式!

    在李自成的心目中,是以拯救天下百姓為己任,至少他是這樣宣傳的,但這不妨礙他在必要的時候,為了百姓的利益,將自己裝扮成救世主。

    稍稍整理下思路,李自成忽地覺得,這個天命都督府,簡直相當于大明朝廷,在這個小朝廷中,兵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其次便是為軍隊提供糧餉的戶部,還有他著力提升的工商部,將來很可能還會有教育部、科技部。

    現在朝廷的六部中,吏部完全由他一人而決,無論的軍官還是民政官,禮部是最不需要的,至少暫時不太需要。

    刑部暫時也是無法組建,至少在都督府剛剛成立的時候,不會同時組建,至于工部,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的——不對……

    李自成想起上次運送鋼鐵大車過分水嶺時之艱難,如果西寧有平直的官道,也許當時還真舍不得將大車拆卸了,官道,無論是對于商賈百姓的出行,還是對于軍隊的調撥,都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可惜,他現在沒有足夠的財力去修築大量的官道!

    他苦笑了一下,西寧實在太小了,小到很多物事無法自給,包括生鐵、銀子……

    天命都督府暫時肯定不能公開,至少在于朝廷徹底決裂之前,只能存在大腦中,李自成將它的框架記錄下來,以便將來不斷完善。

    看看自己記錄的要點,李自成覺得,軍事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特色,但民政上的特色尚未體現出來,將來用“均田免糧”做為口號,肯定行不通,這不過是赤裸裸騙人的把戲。

    如果給地域內的百姓免糧,那文武百官、還有大量的士兵吃什麼?難道像陝西的盜賊那樣,去他地強搶?士兵人數少時,這也許是一條路徑,但人數一多,肯本不可能搶到大量的糧食!

    再說,如果到處去搶,主要靠搶,破壞了農業的基礎,最後又何來糧食?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絕對不會長久!

    必須像現在的西寧這樣,西寧軍所到之處,維護一方百姓平安,建立穩定的供給,至少糧食能自給自足。

    要將百姓、農田的效率充分發揮出來,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還得人人遵守,特別是掌握士兵和掌握兵權的各級軍官。

    李自成對照朝廷土地兼並、稅賦不足的缺點,總結出兩條解決辦法︰耕種有其田、稅賦面前人人平等。

    現在的大明,土地兼並愈演愈烈,但宗室子弟、仕子們掌控的大量農田,還有皇莊,根本無需納稅,而經濟收入處于社會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卻是不斷被加稅。

    弦崩得太緊,總有一日會斷的。

    朝廷稅賦不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工商稅的流失,商人掌握著可敵國的財富,卻是游離于納稅者行列。

    不過,這一點在西寧地區,已經出現了積極的變化,隨著《工商律》的頒布,以金一心、穆青山為首的西寧商人,已經接受了工商稅。

    西寧接下來要做,便是制定相關的《土地律》,對土地進行重新分配,所有的土地一律納稅,打破權貴對土地的桎梏,尤其是一些土司,既掌握著土地,又掌控著勞動者。

    撒拉爾人已經被滅掉,土人中的土司制度出現松動,但還有回人、藏人。

    現在還不能全面樹敵、破壞西寧地區的穩定,讓朝廷對西寧生出警覺,但要著手準備,各府縣對于域內的土司、土地大戶不納稅者、拒納工商稅的,要登記在冊。

    不是不清算,是時辰未到。

    天命都督府、迷彩軍服,還有尚未設計的軍旗等,暫時只能存在紙面上、頭腦中。

    在朝廷發現西寧的狀況之前,李自成決定,要充分從朝廷的軀體里多吸收一些給養,在壯大自己的同時,也加速朝廷這具行尸的毀滅。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滅明》,方便以後閱讀滅明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滅明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並對滅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