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獄

第五百八十四章 安豐軍中坐看風雲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離人望左岸 本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安豐軍中坐看風雲

    ,最快更新斷獄 !

    楊進入淮食鎮之後,公羊徙野為了說服楊,便將楊帶去見識了阿里不哥的大營,也正因此,楊才得知了阿里不哥想要動南侵的陰謀。

    值得慶幸的是,風若塵及時將情報交給了陳密和李𨘥@ 鍆йИ投攀繅炎齪昧朔辣福 幢鋇拿曬湃訟胍  幌  踩灰丫 惶 贍塴br />
    楊順利回到安豐軍之後,也成了安豐軍的英雄,因為他非但刺殺了蒙古帝國的阿里不哥大王,還將他的甲仗和王旗一並帶了回來!

    眼下安豐軍也是群情激奮,士氣大振,驛馬已經六百里加急,將這一消息傳回朝廷,甚至有參謀想著向川蜀的余階大將軍借兵,趁著阿里不哥被殺,將淮北地區一舉收復回來!

    雖然朝廷的主和派一直在與蒙古人斡旋,但蒙古人並沒有和談的意思,即便他們如今的軍事重心都放在了西征之上,即便他們花費好幾年才打下花剌子模,但也從未停止過對大宋的侵略。

    在主戰派們看來,和談是沒有可能的事情,賈似道早先也主張和談,結果如何?

    結果是大宋朝廷丟了淮北,只能固守淮南,如果淮南再丟,便只能退守長江,長此以往,軍事只能越疲軟羸弱,想要反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楊殺了阿里不哥,便是天賜良機,蒙古人一直以強者為尊,個人英雄情結很是深重,阿里不哥的死,對蒙古人而言絕對是巨大的損失和打擊。

    如果能夠趁著這個機會,兵淮北,說不定真的能夠將淮北地區給收復了!

    當然了,這場仗也不是說打就打,大宋朝從建國以來便是如此,統兵官沒有調兵權,調兵的又沒有統兵權。

    所以別說什麼過河突襲淮北的蒙古人,照著流程來走的話,三個月之內能開始與敵人干架,已經是不錯的了。

    倒不是因為軍情傳遞太慢,早先介紹皇城司之前已經說過,得益于南宋中興四將時期的建設成果,大宋的驛路那可是暢通無阻的,快馬加鞭,馬不停蹄,換馬接力的話,三五天的時間其實軍報就能夠傳遞回朝廷。

    然而傳遞回去之後,勢必要掀起炸鍋一般的大討論,一部分人會第一時間彈劾楊,認為楊行事魯莽,惹怒蒙古人,輕啟戰端,為國家為朝廷為萬千黎民百姓帶來了禍害和苦難。

    而另一部分人則開始考慮安豐軍的實力,認為杜杲的體系重在防御,攻擊力卻非常有限,如果固守安豐軍,吃虧的只能是前來強攻的蒙古人。

    一旦渡河作戰,只能陷入被動,善于守城卻不擅野戰的安豐軍,必定得不到想要的勝利。

    又有一部分人認為李庭芝太過年輕,杜庶雖然是提刑官,但始終不如乃父杜杲,漫說主動出戰,便是被動防御,都需要馬上挑選合適的人選,坐鎮安豐軍。

    如此一來,朝堂上的諸多勢力又會瞻前顧後,有人想要將自己的勢力滲透到安豐軍,給自己的親信謀求一個肥缺。

    也有人敬而遠之,對此事諱莫如深,只做那明哲保身的牆頭草,而皇帝陛下必定會在朝臣們的吵吵鬧鬧之中,變得心煩氣躁,最終躲入深宮之中,用酒色來麻痹自己,而不願再與朝臣討論這個問題。

    種種狀況結合來看,安豐軍想要反攻淮北也不是不可能,除非李庭芝和杜庶抱著造反的心態,利用個人威望,在朝廷沒有批復的情況下,便宜行事,先斬後奏!

    此時安豐軍的中軍大帳之中,楊等人圍坐在一處,李庭芝和杜庶也將安豐軍各部的腦將領全都聚集了起來。

    這些人是見過楊帶回阿里不哥衣甲王旗的,而且還是親眼所見,所以他們的情緒都非常的激動。

    早在之前,楊擔任兩淮路巡檢觀察使的消息傳來,許多人都認為楊不足以擔此大任,對楊也有些袖手旁觀,等著看笑話的意思,如今卻是誰也不敢再輕視楊。

    只是楊根本就不在乎這些人到底有沒有輕視他,他關心的是淮北方面的反應!

    這個仗想要打起來,朝廷方面是如何都靠不住的,李庭芝等人也都心知肚明。

    也正因此,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在軍議,但誰都沒有足夠地重視,因為在他們看來,朝廷是不可能很快做出戰略和決策,更不會因為楊刺殺阿里不哥,而大肆封賞楊,這件事情極有可能以楊被懲處來收尾!

    他們見識過太多這樣的事情,大宋的士兵其實並不弱,軍備武裝也都不弱,缺的只是能帶兵打仗的將領!

    大宋自打建國之後,便如同防家賊一般放著武將們,在軍事上又多以求和結盟為主要對外政策,以致于武將的斷層極其嚴重,能拿得出手的武將屈指可數。

    于是乎大宋的歷史上,就出了不少讓人哭笑不得的奇葩名將,他們明明是文官出身,但卻以武功而載入史冊。

    武將們統領和訓練的軍隊,卻交給文官來調派指揮,還時不時派一兩個太監下來當監軍,但凡有一絲機會,能夠用錢和用議和來解決問題,就絕不會跟敵人打架。

    這就是大宋的軍事,那些個大宋的名將們,除了個別似岳飛韓世忠等名符其實之外,其他的所謂名將,若放到其他朝代去對比,連個屁都算不上。

    楊深知一將難求的窘境,但這也意味著,只要由適合的人選來指揮,以宋軍的戰斗力,想要奪取勝利還是不難的,即便無法奪取勝利,起碼也不會一敗涂地。

    楊身為兩淮路巡檢觀察使,同時也兼負責監察安豐軍的職責,所以在這中軍大帳之中,他是最有言權的一個,雖然他也是最年輕的一個。

    若是楊剛來那會兒,怕是誰的心里都不服,可如今還有誰敢站出來,拍胸脯說他不服楊?

    以身為餌引誘公羊徙野等人上鉤,又親身涉險混入敵營之中,取得極其重要的軍情,挽救了整個安豐軍和大宋北面最重要的一條防線。

    甚至還刺殺了蒙古人的阿里不哥大王,最後竟然還能全身而退,將王旗和甲仗都給當成戰利品帶了回來,簡直就是南宋的霍去病啊!

    李庭芝和杜庶將安豐軍的防務都在沙盤上說明清楚,眾人也表了自己的見解,楊也只是靜靜地听著。

    就如同他討厭政治一般,他對軍事其實一竅不通,畢竟打仗不是下棋,即便他有一些構想,但也不敢輕易去實施,因為稍有不慎,就有成千上萬的人因他而死。

    但作為一個穿越者,楊與其他人不同,他有著自己的優勢,這個優勢並不僅僅只是他帶來的個人技能,而是科技和思想!

    無論在何朝何代,科技和思想,都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最主要動力。

    科技確實能夠帶來翻天覆地的社會變化,但這二者之間,其實思想更加的重要。

    縱觀古今中外,數次科技大革命之前,都必先經歷思想上的大浪潮,科技是死的,思想卻是活的,思想能夠催生和創造科技,但科技未必能夠產生思想。

    楊對科技的掌握並沒有想象之中那麼的全面和精通,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不是全才,許多東西只是有所見聞,甚至只是一個創意和概念。

    楊如果能夠真正改變這個時代,那麼便只能依仗他所帶來的思想!

    科技是繁復且精細的,但思想卻是廣泛的,楊無法掌握所有科技,卻能夠對影響人類進步的思想,有著足夠的認識和掌握!

    李庭芝等人確實是值得培養的年輕將領,但可惜的是,他們的思想仍舊受到時代的局限性。

    所以楊或許不敢妄談軍事,無法擔任司令員,但做一做精神建設和思想指引,當一個合格的指導員,他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就比如在這件事上,所有人都認為這場仗打不起來,因此朝廷的工作效率和對軍事的態度,因為朝堂上的各種爭斗,也因為宋朝特殊且奇葩的軍隊制度。

    然而楊卻有著深深的憂慮,你不惹別人,可別人會來惹你啊!

    你不能主動攻打淮北的蒙古人,卻不代表蒙古人不會過來打你,難不成到時候你沒有得到朝廷的指令,所以只能眼巴巴傻乎乎地挨打而不懂反擊?

    阿里不哥是死了,他的死也確實足以震撼天下,但淮北的蒙古人不可能馬上灰溜溜地退兵,將淮北地區拱手讓給宋朝。

    因為阿里不哥不在了,他們還有雅勒泰倫別吉!

    雅勒泰倫是個有大野心的女人,如今她也確實成為了百分百的女人,可在此之前,她最強烈的意願,卻是想讓楊將她變成男人!

    楊與她接觸了這麼久,對她的品性早已了解足夠,這個女人肯定會因為哥哥的死仇,而對淮南地區動報復性的軍事行動!

    所以這個仗肯定是要打的,但不是主動的突襲戰,而是被動的防御戰!

    或許這也算是個鼓勵獎,因為安豐軍在防御方面,確實是非常強悍的。

    但雅勒泰倫帶領的蒙古人正積攢著大王被刺殺的怒火,這個怒火宣泄出來的話,安豐軍能不能抵擋,還是個大問題!

    所以楊決不能眼睜睜看著安豐軍的人放松警惕,他或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和防御,但他必須要讓他們重視起來,在精神上,在意識上,都必須時刻保持戰爭的狀態!

    “我的意思呢,其實很簡單,安豐軍的將士們還是保持戰備的狀態,因為很快就要打仗了,雅勒泰倫是不會放棄復仇的,攻勢只能越來越凶猛,甚至對于安豐軍而言,就是生死存亡的一場硬仗和死仗!”

    “我想在座諸位應該能夠理解本官的意思,趕緊下去做好站前動員吧,我想,不需要多久,雅勒泰倫就會強渡攻城了!”

    楊如此一說,剛剛放松下來的諸多將士們,又繃緊了心弦!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斷獄》,方便以後閱讀斷獄第五百八十四章 安豐軍中坐看風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斷獄第五百八十四章 安豐軍中坐看風雲並對斷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