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

第二十四章 得失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茅屋秋雨 本章︰第二十四章 得失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為將來計總是很久遠,陳健只是暫時考慮了一下,眼前還有一堆的事要處理。

    冬天馬上就要到來,木材的問題暫時解決了,縱然沒有河還是用想出來的辦法解決了木材運輸問題。

    礦洞也已經修的有了雛形,一共挖了兩個深坑作為礦井的入口,木料支撐的距離也在一天天延長。

    這些族人不僅僅是為了提升效率爭取早一點讓奴隸工作,也是在勞作中學會了挖井,這對城邑的發展意義重大,將來草河河谷的南北都必須要安排幾個村子,不一定非要有河水。

    木結構的井需要的工程量太大,而磚石結構的井需要發券結構,而且不能是挖完了之後再壘,而是從上倒下一點點把磚頭擠進去,有點空中樓閣的意思。

    陳健只是知道,沒有親眼見過,他暫時是想不通怎麼壘出來的,也想不通那些磚石怎麼才能不掉下來。

    城邑中一共就那麼幾個稍微有兩把刷子的泥瓦匠,陳健不敢冒這個險,把那幾個人全都折在井里,如今人才寶貴,別說能點泥瓦匠,夏城中就算割麥快一點的人都已經算作人才了。

    這些挖礦井的族人還不太明白其中的原理,因此也就提不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只能按照陳健要求的用木頭支撐加固。

    族人不需要挖掘太深,只需要做出一個樣板就行,剩下的事會有奴隸按照這個辦法繼續向礦脈挖掘的。

    利用大量的木料和泥坯加固了礦井的入口,在挖掘不深的礦井中平整了地面,並且鋪上了一層原木作為地面,但卻不知道這些原木是做什麼用的。

    陳健打算將來有機會可以做一些木斗礦車,盡可能地節省人工,木斗礦車現在也沒什麼技術難度,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用上木軌,那樣就能節省更多的力氣。

    不是靠馬拉,馬沒辦法走枕木,但是這些奴隸可以推動礦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陳健覺得應該沒什麼技術難度,但卻不知道實踐中能不能做出來,可能還會遇到更多的問題,這一切暫時都只是一個計劃,他要回去和那些熔煉銅礦和牛車的族人一起商量一下。

    在兩個礦洞的入口基本完成後,陳健又讓族人在這里蓋了幾間屋子,自己則帶著一些人沿著山谷勘察這里的路。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陳健算是親眼看到了這一切的發生和變化,經過背礦的奴隸大半年的踩踏,一條可容一人通行的小路曲曲彎彎通向遠方。

    在山頂上看了一下山谷的走勢,這條路如果重新修的話,可以縮短七八里的距離。

    這個時代的路和後世的並不一樣,不是平坦的,而應該是凹凹的形狀。

    中間高一些,兩個車轍印很低,正好讓車輪在車轍中,這也是為了在秦一統六國後要求車同軌的原因。

    因為車輪承擔了大部分的重量,所以除非把整條路都修的時分堅硬,否則的話牛馬車走過去後肯定會將路上壓出車轍,與其不斷地鋪平,不如順勢而為修成這樣的形狀。

    而且在馬蹄鐵出現之前,太過堅硬的路面會對牛馬的蹄子造成損傷,這也是不能修直道和硬路面的原因之一。

    帶著幾個人拿繩尺量了一下,這條路需要修六麥尺寬,兩側走人,中間走車,只能是單行道。

    整條要修的路大約有四十里長,從山谷穿過去,不需要開山壘石,只需要將沿途的樹木燒掉,用土稍微墊的高一點就行。

    既然決定擴大礦山的規模,那麼就必須有這樣一條路能夠將礦石運出來。

    最好的選擇是在這里直接熔煉,前世商周幾次遷都也是為了尋找新的銅礦,但那是在有了足夠人口的前提下,如今城邑這點人口和家底,一次遷都就能讓城邑三年之內無法緩過來。

    這里沒有河流,地下水的重金屬肯定超標,附近也不適合耕種土地,除了離礦山近沒有任何的優點。

    四十里長的路,不需要修的很堅硬,對于一個幾千人口和大量奴隸的城邑來說,算不上一件浩大的工程。

    最快的辦法就是將路按照各個部族的人口分成若干段,每個部族完成一部分,十六個國人部族加上十幾個野民部族,每個部族也就分七八百米的路,一個月就能完成,而且可以節省一批糧食,作為每個部族的義務去讓他們完成,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只是這樣的缺點卻是一個長期的隱患,陳健盡量在削弱部族首領的權利,盡量想要分化瓦解各個部族,而這種事如果按照部族分配,肯定會加強部族首領的權利,也會讓部族之間的更為緊密。

    另一種辦法是利用城邑首領的權利,征召各個部族的人口,以四百人為一批,公產食物。

    四百人是城邑所能支撐的長期勞作的極限,加上運送糧食和警戒的人,一共需要將近五百人,而且打散後的這些人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至少也得一旬的時間讓他們熟悉新的、類似軍隊的組織方式。

    這樣輪換的話,整個城邑在這條路修完之前都不能有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而且還需要從公產中拿出足夠的糧食以及一些其余的貨物作為一些超額完成的獎勵。

    思來想去,陳健還是決定用第二種辦法,不能再讓部族首領有一定的組織力和號召力了,只是要消耗大量的糧食,以及消耗掉族人一定量的支持度。

    部族解體這種事不是說說就行的,習慣家庭存在和家庭生產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能引導不能強制實行,否則會適得其反。

    這種意識形態的改變,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還需要生產力的發展跟得上,得確保以小家庭為單位能夠保證家庭成員的生存︰良種、金屬農具、牛耕這是必須的,要麼就是將奴隸以家庭分出去。

    在這個過度過程中,部族可以不解體為家庭,而是用一種城邑首領和官員控制下的畸形計劃社會來快速過度,計劃社會是一個適宜快速追趕的社會制度,集中使用的人口能夠確保一些大型工程的完成。在城邑規模不大以及自己城邑就是技術最先進的前提下,是最有效率的社會結構。

    而這種過度,必須要從吃飯喝水打仗做工種種細節上,讓族人熟悉這種新的、不需要部族首領的生活和勞作方式。

    考慮了各個部族需要征發的人口和大量的糧食,陳建皺了皺眉,凡事有得必有失。(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酋長到球長》,方便以後閱讀從酋長到球長第二十四章 得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酋長到球長第二十四章 得失並對從酋長到球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