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禍害

第2194章 皇後之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余人 本章︰第2194章 皇後之威

    隨著新春佳節到來,京城連續迎來了幾天晴朗的好天氣,年初三的天空湛藍而萬里無雲,像是碧玉一樣澄澈。

    一大幫身穿誥命服的婦人陸續進宮,如約來到這座頗有氣勢的坤寧宮中,致使這里顯得十分熱鬧的樣子。

    陳皇後頭戴雙鳳翊龍冠,里面是鞠衣、大衫、霞帔,結合著她那份氣質,彰顯著她母儀天下的風采。

    “命婦給皇後娘娘請安,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眾誥命夫人看到陳皇後如此打扮,便是自覺矮了一頭,卻是不論她們心里如何看待陳皇後,此時顯得規規矩矩地施禮道。

    雖然陳皇後不得皇上寵幸,亦沒有子嗣做為資本,傳聞極度節儉且吝嗇,但這位終究是大明王朝的皇後,身份和地位便擺在這里。

    陳皇後正跟著吳秋雨、馬夫人和郭夫人等人在西暖閣中閑聊,對著見禮的幾位誥命夫人溫和地抬手道︰“免禮,請先入座吧!”

    由于時間尚早,且邀請的人員還沒有到齊,而今卻還沒有開席,桌面上只是擺著茶水和宮廷的糕點。

    各個誥命夫人亦是有著固定的座序,便是紛紛依序入座,同時忍不住多瞧一眼陳皇後,很多人感到了皇後跟以往似乎有些許不同。

    陳皇後似乎是渾然不覺,繼續跟吳秋雨、郭夫人和馬夫人拉著家常,令這里的氣氛顯得其樂融融的模樣。

    在這種融洽的氛圍中,越來越多的誥命夫人按時到來,而往往都是自以為有身份的客人落在最後。

    陳皇後看到時間已經差不多的時候,便是對著旁邊的一位婦人詢問道︰“沈尚宮,翊坤宮什麼情況呢?”

    身穿女官服的中年婦人一直沒有絲毫表情般地站在皇後旁邊,這時听到這個詢問正要回答,結果門口恰好有了動靜。

    眾人放眼望向門口,正是姍姍來遲的長公主和李貴妃。

    長公主體胖身短,相貌平平的模樣,臉上生著幾個雀斑,身穿那一套標準性的公主服,卻是殷勤地扶著邁過門檻的李貴妃道︰“嫂子,當心這道門檻!”說著,又是進行抱怨道︰“這坤寧宮亦真是的,門檻弄得這麼高做甚呢!”

    聲音並沒有刻意放大,但卻足夠落到在場之人的耳中,令在場的誥命夫人不由得默默地交換一個眼色。

    幸得是生在帝王家,單憑長公主這張讓人生厭的嘴,肯定會被人將嘴打成臘腸不可。

    李貴妃今年已經二十三歲,而今肚子再度隆起,已經是懷上了第二胎,手里的籌碼無疑再添一個。

    在權衡再三後,她亦是決定前來赴約,來到堂中規規矩矩地施禮道︰“皇後娘娘,妹妹來遲了,還請勿怪!”

    卻是不等陳皇後進行回應,旁邊的長公主便是當即挖苦道︰“皇後嫂子,前些天連給我家恩兒的紅包都是摳摳唆唆的,怎麼今日有銀子置辦酒席了?”

    這……

    眾誥命夫人雖然知道這位長公主歷來目中無人,但如今當眾如此挖苦皇後,這個做法已經是有些過分了。

    吳秋雨的眉頭微微蹙起,自打上次長公主有意跟他家結親後,亦是開始厭惡這個目中無人的長公主,但沒有想到這個長公主竟然如此無禮。

    “哀家不像長公主每年能得到朝廷二千石祿米,我娘家亦不像李家從事商賈之業攢得豐厚家財,故而今日的酒宴一切從簡!”陳皇後的臉色古井無波般,顯得不咸不淡地回應道。

    長公主听到“商賈之家”心里卻是極為不喜,當即便是進行暗諷地道︰“我既是出身皇家,血脈如此金貴,自是要由朝廷供養。只要不像固康伯賭博成癮,日常的用度花銷還是足夠的。只是你置辦的的這場酒宴若是過于寒酸,怕是又失我皇家的顏面,給我皇帝哥哥丟臉了呢!”

    這……

    眾誥命夫人听到長公主竟然連堂堂的皇後都如此擠兌,發現這不是目中無人,簡直是故意過來找茬的。

    郭夫人和馬夫人等人對皇後極有好感,而今看到事態發展至此,不由得擔憂地望向陳皇後。如果這場酒宴過于寒酸的話,那麼當真是要被嚼舌根了。

    吳秋雨知道這場酒宴確實寒酸,卻是不由得更加擔憂地望向陳皇後。

    只是讓人頗為意外的是,陳皇後的涵養顯得極好,並沒有被長公主這番無禮的話所觸怒,卻是讓人給李貴妃先安排座位。

    “哀家做事自有分寸!”陳皇後淡淡地回了一句,而後對著囂張嘴臉的長公主又是說道︰“既然你來了,倒有一件事情得跟你說一說!”

    “什麼事?”長公主發現皇後的氣質跟著以前明顯有所不同,卻是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官今日到現在都沒有出現,當即便是警惕地詢問道。

    陳皇後迎著長公主的目光,顯得雲淡風輕地說道︰“負責你長公府女官何尚儀昨晚找上哀家,自稱年邁要歸鄉,哀家已經同意了!”

    大明沿續周、漢、唐的女官制度,設置了“六局一司”,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宮局和宮正司。

    六局的主官級別是正五品,宮正司的主官級別是正六品,分別掌管宮廷管理、禮儀、服裝、餐飲、住宿、考核等工作。

    明朝的女官選拔有著嚴格的標準,要對備選女官的品德、家庭、才貌等等進行考察,由禮官進行面試並錄取。

    如洪武十七年,敕諭︰甦、松、嘉、湖及浙江、江西有司,民間女子年十三歲以上、十九歲以下,婦人年三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無夫者,願入宮備使,令各給鈔為道里費,送赴京師。蓋女子以備後宮,而婦人則充六尚也。

    換而言之,上年紀的婦人會直接封女官,而年輕的女子則暫時充當宮女為備用女官,故而她們亦有可能被皇上寵幸而成為妃子。

    對于離開亦是有著明確的規定︰“服勞多者或五載六載,得歸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許歸,願留者听。現授職者,家給與祿。”

    如一位名叫黃惟德的女官,在洪武年間從廣東南海千里迢迢來到南京,後來又到北京,直到宣德七年乞骸南歸,在宮廷之中渡過了大半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宦官的地位逐漸的提升,女官受宦官的排擠,一些重要的職務亦是不斷被宦官所取代。

    按大明朝的規定︰公主下嫁必須配帶一名尚儀局女官,負責處理公主的一切事務,而長公主自然不會例外。

    由于公主代表著皇家的顏面,卻是不許有違禮法的事情發生,不說跟其他男子偷情之事,甚至駙馬過世亦得守貞節。

    女官在其中扮演著監督者的角色,卻是規範著公主的言行舉止,並不受公主的節制,而她僅是听命于皇後。

    當然,這終究是一個人情的社會。一旦遇到好脾氣的女官,那麼彼此則相安無事,甚至對公主的某些行徑亦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遇到堅守原則的女官會讓公主極為痛苦。

    長公主得知被自己所收賣的女官竟然告老還鄉,不由得瞪起眼楮道︰“我怎麼沒听何婕提起過此事?”

    “何尚儀昨晚向本宮申請歸鄉,本宮已經批準了,此事有何不妥?”陳皇後抬眼望著滿臉震驚的長公主,卻是淡淡地反問道。

    按著大明朝的女官制度,她這位皇後才是女官的最高管理者,自然是有權處置長公主府女官的去留。

    何況,現在是長公主府的女官主動申請歸鄉,而她這位皇後直接拍板即可,卻是不需要听取任何人的意見。

    咦?

    在場的誥命夫人對官場的爭斗早已經是耳濡目染,看著皇後和長公主關于女官的對話,隱隱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從長公主的反映來看,此事有可能不是湊巧,這一切很可能是皇後的謀劃,卻是要在長公主府安排一個听從自己指令的新女官。

    只是讓她們心里大為不解,雖然女官被皇後所節制,但如果不是被人抓了把柄或許諾足夠的利益,卻是不可能輕易離宮。

    雖然回鄉亦是有著官身,但卻遠不如呆在長公主府吃香喝辣,日子遠比一個人回到偏遠的地方要滋潤。

    長公主的臉色凝重,亦是沒有遺傳到嘉靖的精明,卻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亂了陣腳,一時間亦是失了方寸,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

    “本官是尚儀司新任尚儀李素,見過長公主!”旁邊的一個年輕女官站了出來,朝著長公主認真地施予一禮道。

    陳皇後指著旁邊的年輕女官,顯得一本正經地說道︰“李尚儀識禮體,今後便由她來擔任長公主府的女官吧!”

    “這不是你原本身邊的宮女嗎?我只要何婕!”長公主看到這個新女官後,當即便是陰沉著臉道。

    哪怕她再胖再笨,看到被安排的人是陳皇後身邊的舊人,亦是知道皇後定是不懷好意,已然是通過這個新女官來約制自己。

    咦?

    在場的誥命夫人見狀,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雖然不知道皇後通過什麼手段一舉操控了女官體系,但現在這般安排,卻是透露出作為皇後的那份權勢。

    縱使公主的地位再高貴,但亦是要受到禮法的約束,需要受到女官的處處節制,終究不過是籠子里的金絲雀罷了。

    “哀家剛剛說得很是清楚,何婕已經歸鄉,而今哀家給你長公主安排新女官,此舉都是按著宮中的規矩來操辦,莫非你還抗命不成?”皇後想著這些年所受的氣,亦是威嚴地望向長公主道。

    長公主面對著態度強硬的皇後,終于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雖然李貴妃母憑子貴不假,但女官的最高管理者一直都是皇後,卻是所有女官的最高管理者,而她偏偏要受到女官一定程度的節制。

    原先長公府府的女官何婕被她的金錢所攻勢,故而對她的一些出格舉動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新任的女官恐怕是來者不善。

    長公主知道這個事定是皇後在從中作梗,卻是憤而指責道︰“皇後嫂子,這分明是你搞的鬼,你意欲何為?”

    這……

    在場的誥命夫人看到長公主不惜跟陳皇後當場撕破臉,轉而為這位長公主感到擔憂,還當是不清楚現在的狀況了啊!

    “長公主,你長公主府的女官要歸鄉,我作為皇後更換一個女官有何不可?哀家如何搞鬼,還請說個明白!”陳皇後亦是沒想到長公主竟然如此當面指責于自己,心里亦是涌起了一團火氣嚴厲地質問道。

    眾誥命夫人不由得紛紛望向長公主,這還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吃不出”。

    長公主深知自己無憑無據不好指責于皇後,且皇後確實是行使她的權利,當即便是退一步道︰“算本公主倒霉,但女官得換一個,我可不要你的人!”

    說到最後,她卻是嘲諷地瞥了一眼陳皇後,已經打定主意不讓陳皇後有機會抓到自己的小辮子。

    “此事由不得你作主!”陳皇後听到這個要求,卻是斷然拒絕道。

    這……

    在場的誥命夫人原以為陳皇後會退一步,只是看到陳皇後表現出來的氣場,已然是重新認識這位素來低調的皇後。

    李貴妃亦是微微一愣,作為泥瓦匠的女兒早年是以宮女的身份進入裕王府,當時便是伺候陳皇後,這時亦是默默咽了咽吐沫。

    長公主看到陳皇後拒絕得如此堅定,卻是冷哼一聲道︰“那我找皇上哥哥!”

    “長公主,你這個稱呼不妥!天家有天家的規矩,而今只有皇上和皇後,卻沒有皇後嫂子和皇上哥哥,還請慎用稱謂,否則便是大不敬!”尚儀李素卻是突然站出來指責道。

    長公主看著這個沒上任的李尚儀便給自己臉色,當即便是針鋒相對道︰“你莫要拿雞毛當令箭,本公主不吃這一套!”

    “本官督促的是宮中禮儀,有監督公主的品行之責,若是有錯不糾,那才是過失!”李素顯得一本正經地回應道。

    長公主看到自己完全處于下風,當即便是放下話道︰“本公主休跟你們爭執,我這便去找皇上哥哥,讓他來給我主持公道!”

    說著,便是作勢轉身離開,打算通過自己那個便宜三哥來找回場子,讓這個女人知道自己的厲害。

    “如果你真這麼大面子,那麼讓皇上廢了哀家,就說哀家不遂你的意,要一個听話的女官好讓你能跟馬夫眉來眼去!”皇後端起茶盞,顯得雲淡風輕地道。

    長公主听到這話,臉色刷地白了,顯得難以置信地望向陳皇後。

    眾誥命夫人看到長公主的反應,頓時亦是感到事情大有文章,亦是震驚地望向這個刁蠻的長公主,敢情這里還藏著大新聞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禍害》,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禍害第2194章 皇後之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禍害第2194章 皇後之威並對寒門禍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