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m i n 董事長

第172章 壯志豪情在我胸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伊爾 本章︰第172章 壯志豪情在我胸

    明天就是新年,憧憬未來,他們怎能不壯志豪情在我胸!

    張偉又重新恢復了對代表委員們的崇敬和尊敬之情,用深情地目光看著他們沉穩而自信地一舉一動,感覺他們真的都是中國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梁。

    張偉從心里原諒了昨晚個別代表的不端行為,這麼辛苦地為大眾操勞,偶爾放松享受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大家都是人,代表委員也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女人,你們老百姓玩得,我們為什麼玩不得?我們代表你們去玩!

    張偉感覺這些代表其實都很可愛,很謙虛好學,看電視采訪的時候,代表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總是“听了的報告,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受教育,很受啟發,自身思想提高很大。”

    張偉有時候就很不理解,人民代表,是來這里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的,又不是來參加培訓班的,干嘛總說是來學習的?沒听說過外國的議員在國會開會的時候說自己是來學習的,那些議員總是很牛叉地質問政府大員們各種問題,在政府首腦面前趾高氣揚。

    中國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學習的氣氛無處不在啊,張偉想起這些,有些感慨,怪不得**老人家說“3天不學習,趕不上劉”。這話原來都是有來頭的。

    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吃過早飯,收拾行李退房結賬出發。

    今天天氣晴朗,冬日的陽光照耀在厚厚的積雪上,發出耀眼的光芒。

    外面的溫度很低,寒氣襲人,大街上的行人都穿著厚厚的棉衣,有的還戴上了棉帽。

    馬路上的積雪被來往的車輛壓得很硬,沒有化,自行車和摩托車走在上面,如履薄冰,不時有人滑倒。張偉慢慢地把車開出城,駛上一條寬闊的一級公路。

    “順著這條公路一直往北,就可以到達瑤北市,距離大約300公里。”張偉邊開車邊說。

    “這公路修得質量這麼好,很寬啊!”陳瑤說。

    “這是縱貫山東的一條省道,叫東紅公路,從山東最南部的紅花埠到最北部的東營。這條路在山東,也就屬于中等,比這好的多的是。”

    “真的?”陳瑤問張偉。

    張偉邊開車邊指著馬路︰“前幾年沒听說嗎,安徽的司機山東的路,說的就是安徽的駕駛員全國出名,什麼車都敢開,什麼路都敢跑,山東的路全國出名,不管是公路通車里程還是路的質量。當然,這說的是低速公路,不是高速公路。”

    陳瑤點點頭︰“以前好像听說過,呵呵你對你的家鄉很了解啊。”

    “那是,愛我齊魯,興我山東,人人有責嘛。”

    “這瑤南市有沒有什麼特色的東西?”

    “這個我倒不是很了解,不過,和我們這行業相關的倒是知道幾個,一會路上我們都要經過,我給你簡單介紹。”

    “旅游行業?”

    “是的,這年頭到處都在發展旅游業,到處都在發掘古人和地方特產,大作死人文章,政府這麼做一是為了出政績,一級一級對上好交代,第二,也指望增加點收入,彌補財政不足的問題,確保國家人員吃上飯,確保日常工作正常開展。”

    “山東的經濟發展是全國聞名的,不至于到你說的這麼可憐的地步吧?”

    張偉笑笑︰“經濟發展好不好,政府說是一回事,老百姓肚子里明白又是一回事,政府說的是數字,老百姓說的是肚子,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到南方去看一看,才知道發展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知道嗎?我們這里有的縣區公務員只能發80的工資,很多鄉鎮都在發半年前的工資,這里最幸福是什麼職業?教師!工資不拖欠,還能足額發,最幸福了。”

    陳瑤大為意外︰“如果說是西部的省份這樣,我不驚奇,如果說是山東,我真的很意外。”

    張偉︰“山東的經濟其實就是膠東半島,除了膠東半島,其他地方都白搭,就說這省城濟南吧,和杭州有法比嗎?整個一大垃圾城。說實在的,山東的經濟,都是一年年數字累積起來的,以前弄的數字高了,結果後來的降不下去,只能往上漲,確保增長率,哈哈所以就越來越高,所以就到了全國第二的高度,浙江經濟這麼發達,也得看山東項背。”

    陳瑤很感慨︰“官僚主義害死人啊!在這里做個教師倒也是幸福。”

    “幸福歸幸福,但幸福指數不高!”

    “又為什麼?”

    “鄉鎮學校的老師在同級單位里是最幸福的,別人半年發布下工資,他們照發不誤,還足額,但是幸福指數又是最低的,各種攤派都盯住他們口袋里的這點錢了,比如,訂閱黨報,市級黨報給各縣有下達的任務,縣里分配給鄉鎮,鄉鎮就壓給學校相當一部分

    “同時,各縣還有自己的所謂黨報,其實就是個內部宣傳報紙,沒有正式刊號的,也如法炮制往下壓任務。學校最致命的弱點是沒有權,只能在那挨著。于是,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是黨報的忠實讀者,每人至少一份當地的市級和縣級黨報,訂不訂你說了不算,工資里直接給你扣除了。”

    “哇哈!你們這里的政府工作真有辦法,很善于抓重點啊,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有的放矢,佩服!”陳瑤贊嘆道。

    “這里的政府發展旅游業也很有一套啊,只要上級讓你干,不管懂行不懂行,個個都是旅游專家,你看這里。”張偉指指路邊的一廣告牌︰“中國法官警示基地,這廣告牌1年前就立起來了,一直在這里。知道這是干嘛的嗎?”

    “當然知道,警示法官的嘛,顧名思義,誰不知道?應該是一個培訓學校吧?”

    “你看那里。”張偉指指牌子後面1公里處白雪覆蓋的一村莊︰“那就是警示基地。”

    “看不出有什麼特色啊?”陳瑤問。

    “這里面有學問,知道元朝的名劇,關漢卿的竇娥冤嗎?”

    “知道!”

    “故事的原型據說就發生在那個村,瑤南市及時挖掘了這個歷史典故,大做文章,建立中國法官警示基地,意在讓全國的法官來這里接受現場教育,不要發生冤假錯案。”

    “哦,那都是怎麼警示的?”

    “我去年上半年來看過,很簡單,在那村里,整了一間屋子,說是竇娥故居,里面弄上竇娥冤的典故和圖板,弄個解說員,就成了,省錢省力省時。”

    “啊,這麼弄就可以了?”陳瑤大吃一驚。

    “是啊,要的是宣傳的轟動效果,不在于實際效果,只要做了,政績就出來了,至于有沒有人來看,那是其次。”

    “佩服!哈哈好一個法官警示基地。”陳瑤樂得哈哈大笑。

    “看前面,”張偉又指指路邊︰“中國地質博物館,這個是真家伙。”

    陳瑤來了興趣︰“離馬路遠不遠?看看。”

    “不遠,”張偉停下車,對陳瑤說︰“跟我來。”

    陳瑤跟著張偉往馬路的右側,沿著一條小張走了500米,在一處高坡前停下了。

    “到了。”張偉停下腳步。

    “到了?”陳瑤疑惑地看看四周空曠的雪野︰“這不什麼也沒有嗎?”

    張偉一指地下︰“這就是中國地質博物館。”

    陳瑤一屁股坐在雪地上,笑得站不起來︰“張大廚,你太損了,淨拿我取樂。”

    張偉擺擺手︰“可別這麼說,我告訴你了,這是真家伙,來,你看著。”

    張偉彎下腰,把地上的雪撥開︰“看看。”

    陳瑤過來一看︰“咦?怎麼都是紅色的砂土啊,這麼紅啊,都發紫了。”

    張偉站起來往前一指︰“這一帶,長5公里,寬500米,都是這種土,上面終年寸草不生。”

    陳瑤來了興趣︰“說說,這是什麼?是怎麼回事?”

    “這是地震時噴發出的地下岩溶。歷史記載,在清朝初年,瑤南大地震,死傷無數,瑤南成了一座鬼城,唯一生存下來的縣令也不堪災難的刺激,自殺身亡,這就是那次地震噴發出的岩漿,幾百年來一直無人理會,大家只知道這片地很奇怪,老百姓在上面開荒,撒下種子,第二年顆粒無收,上面寸草不活,都把這塊地叫死地。

    “後來,前幾年,據說是美國鬼子的衛星發現了這塊地,派出專家和中國政府有關科研單位來這里勘察,證實這是一塊地質奇觀,乃地下岩溶。于是乎,瑤南市的領導以敏銳的發展眼光,決定開發這塊地,大做旅游文章,讓死地變活,來生錢,于是就搞了這個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這名字好氣派。”

    “名字越大越吸引人,現在不都這樣嘛!”

    “那干脆叫宇宙地質博物館,多好,到時候外星人都過來參觀,哈哈”陳瑤笑得前仰後合︰“這博物館怎麼什麼動靜都沒有啊,就這一塊牌子?”

    “應該是沒錢搞吧,就先豎起牌子來,一是宣傳,二是招商。要不,你來投資建博物館?”

    陳瑤擺擺手︰“不敢,現在我還沒發現多麼大的商機,等發現了再說吧。”

    他們回到車上,繼續北行。

    “大廚,這瑤南你怎麼這麼熟悉?”

    “廢話,我在瑤北做旅游這麼多年,和瑤南是鄰居,當然很熟悉了。”

    “這瑤南市的旅游支點就是剛才那兩個項目?”

    “哪里,3大旅游項目,還有一個,前面不遠就到。”

    “哦,什麼項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和m i n 董事長》,方便以後閱讀我和m i n 董事長第172章 壯志豪情在我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和m i n 董事長第172章 壯志豪情在我胸並對我和m i n 董事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