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情感

第1092章.傳奇般的故事(2)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紀實 本章︰第1092章.傳奇般的故事(2)

    ,最快更新詩意的情感 !

    傳奇般的故事(2)張寶同 2019.3.12

    德國的無憂宮建在德國波茨坦市北郊,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國凡爾賽宮所建,具有18世紀德意志王宮和園林特色。宮名為“無憂”或“莫愁”的意思。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天都會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無憂宮旁有一個很大的風車,一些游客會在大風車前面拍照,尤其是中國游客更是喜歡選擇在風車前留影紀念。因為這是那個著名的磨坊主斗國王的地方,而這個風車就在訴說著那個傳奇似的故事。這個故事曾在中國流傳很廣。

    十八世紀時,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建了一座行宮。一次,他住進了行宮,登高遠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視線卻被一座磨坊擋住了。皇帝大為掃興,覺得這座磨坊“有礙觀瞻”,就派人與磨坊主去協商,打算買下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想,磨坊主堅決不賣,理由很簡單。這是他祖上世代留下來的,不能敗在他手里,無論多少錢都不賣。皇帝一听大怒,派出衛隊強行將磨坊拆了。

    可是,倔 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讓人驚訝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敗訴,並判決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這座磨坊,並賠償磨坊主的經濟損失。皇帝無奈,只好執行了法院的判決,重建了這座磨坊。

    數十年後,威廉一世與磨坊主都相繼去世。磨坊主的兒子因經營不善而瀕臨破產。他寫信給當時的皇帝威廉二世,自願將磨坊出賣給他。威廉二世接到這封信後,感慨萬千。他認為磨坊之事關系到國家的司法獨立和審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豐碑,成為德國司法獨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應當永遠保留。于是,他親筆回信,勸其保留這座磨坊,以傳子孫,並贈給他6000馬克,以償還其所欠債務。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後,十分感動,決定不再出售這座磨坊,以銘記這段往事。

    這個故事一听就讓人感覺這應該是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表明即使是最窮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對抗國王的權威。屋子可能很破舊,屋頂可能搖搖欲墜;但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他的千軍萬馬也不敢跨過這間破房的門檻。這座磨坊實際上就是人的自由、自主、安全和獨立的象征。如果一個人連一塊棲身之地都不是自己所有的,那麼,人到哪里去尋求和確保自己的獨立自主和安全幸福?所以,西方國家法律強調財政權是其公民權利的基礎和保障,也是人類自由和尊嚴的根基。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限制政府和國王對個人權利的侵犯。

    這個故事在中國一直被傳為美談,可是,在德國出版的旅游書籍中卻根本就找不到記載。我們都知道一個旅游景觀需要有文化的傳奇和點晴,以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應。如果無憂宮曾有過這樣的歷史痕跡,且不說會大力渲染,至少會有所記載。

    後來有人查出這個故事是一位叫黑伯爾的人在1831年出版的一本故事集里講到過。可是,從瓦特1776年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後,磨坊和風車早就不再繼續使用了。而事實是到了1840年,波茨坦周邊還有著40多座磨坊,最後被全部拆除,只有這一座磨坊被保留下來。

    如果這個故事與事實不符,那麼這個故事又是怎樣流傳下來的?為此,還真有人查到了歷史記載。這個磨坊被德國人稱為歷史磨坊,曾在1787年的確被國王拆過,然後又再次重建。拆磨坊是因為磨坊快要倒塌了,而重建磨坊是因為國王喜歡那個磨坊,整個拆建所用的都是王室的錢。如果把事實與中文版的故事對照一下,就會發現相互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經考證,這個故事是那個叫黑伯爾的德國人編撰的,通過楊昌濟先生介紹到中國,再由賀衛方教授等人反復引用,發展成了一個跌宕起伏,愛憎分明的啟蒙故事。其中有些情節(如有礙觀瞻)顯然是由中國人添加的。中國人這樣做的目標是想把這個故事當成司法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啟示。而德國人對此卻並不在意。因為德國編寫的旅游書中並沒有這個故事。而只有中國人一直對此津津樂道。

    我們知道一個故事如果被人們口頭相傳,故事內容肯定會離故事原貌越差越遠。《三國演義》的故事就曾被人們口頭相傳過數百年,所以,里面的傳奇色彩就比較濃厚,但有些情節與歷史事實就差得很遠。這個《磨坊主斗國王》的故事,想必也是如此。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詩意的情感》,方便以後閱讀詩意的情感第1092章.傳奇般的故事(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詩意的情感第1092章.傳奇般的故事(2)並對詩意的情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