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情感

第906章.生命的希望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紀實 本章︰第906章.生命的希望

    生命的希望張寶同 2018.8.26

    生命是可貴的,可是生命卻是靠著希望來支撐。如果一個人沒了希望,那麼,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是這樣,沒有人想死,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讓我們懷念和珍惜的東西。這些美好的東西像陽光雨露一樣在滋潤著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著期待和希望。如果想一想,生命中沒了期待與希望,沒了陽光雨露的滋潤,那麼生命該會是怎樣的狀況?

    印尼有位老人叫Mbah Gotho,出生于1870年12月,今年已是145歲了。他的10個兄弟姐妹、4任妻子以及所有的子女都已去世,最後的一位親人是在30年前去世的。他現在是和孫輩以及曾孫輩們在一起生活。可是,這些孫輩和曾孫們和他毫無共同語言,感情也很淡漠,所以,他覺得活在世上極其地無聊,十分地孤獨,只想早早地離開人世。因為他早就沒了期待,沒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了。

    曾經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對項羽烏江自刎很不理解。我覺得他完全可以過江,回到江東,帶領江東子弟東山再起。可是,後來我才明白項羽不是不能再回江東,而是他覺得帶出去的江東子弟差不多都死光了,無顏再面見江東父老,而且,他也知道如果他回了江東,會把漢軍引到江東,會使江東人民遭受生靈涂炭。所以,他才悲嘆道,“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因為他認為之所以有如此的失敗,是因為上天要滅他。這就是項羽徹底絕望的原因。

    二戰期間,日本****侵佔了我國的半壁河山,瘋狂地燒殺搶掠,妄圖要把我國變為日本的殖民地。可是,當日本戰敗之後,許多日本關東軍為了不被甦軍俘虜,表示對日本天皇的效忠,他們采取了集體自殺。那些日本軍人先把重傷員和兒童全部殺害,再殺隨軍的日本女人,最後喊著天皇萬歲,全部剖腹自殺。日本軍人為什麼會采取這種極端殘忍和歇斯底里的行為?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那些極端瘋狂的希望和夢想全部破滅了,他們繼續活下去只能受到正義的懲罰。

    中國歷史上最悲壯最慘痛的自殺事件發生在崖山海戰之中。公元1279年1月,元軍攻至崖門,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對南宋小朝廷形成三面包圍之勢。宋軍決定放棄海灣出口,與元軍進行最後決戰。宋軍千艘戰艦擺成連環長蛇陣,少帝趙𦩑的龍舟坐鎮中央,準備迎接大戰到來。元軍卻封鎖了海灣,切斷了宋軍的淡水,打起了消耗戰。2月6日,元軍兵分四路,漢人降將張弘範發動正面進攻,用偽裝好的大型樓船,居高臨下,大破宋船,直抵宋軍中央。宋將張世杰見大敗已定,帶領殘部突圍而去。不久在狂風暴雨中墜海身亡。幼帝趙𦩑被困在船上,43歲的丞相陸秀夫見突圍無望,毅然背著僅8歲的趙𦩑跳海殉國。楊太後聞訊後也跳海自殺殉國。軍民紛紛投海自殺殉國,義不降元。第二天,海上竟有浮尸十萬多具,山河為之變色。這場海戰標志著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標志著中國古典時代的終結。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大的悲劇。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也有“好死不如賴活著”及“活著就是希望”的諸多說法。我曾看過余華的《活著》,說的是人活著並不是為了某種希望,而是一種忍耐。忍耐著生命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給予我們的無聊和平庸,甚至是給予我們的絕望與恐懼。其實,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不主張讓人自刎身亡。人死了,化作輕煙,魂飄體散,從此便在人間永遠地消失。因為希望的破滅,世道的不公,身體的病痛,感情的絕望、極度的哀傷和滔天的罪行,依然有許多人選擇用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如崇禎皇帝、金哀宗、商紂王、夫差;如屈原、項羽、伍子胥、呂不韋;如關天培、聞天祥、陳天華、丁汝昌;如亞里士多德、海明威、瑪麗蓮•夢露、梵高等。他們每個人的死都有著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但也有著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希望的破滅和人生的絕望。

    從外國人的自殺傾向來看,多數是因為疾病、貧困和感情而導致人生的絕望。而從中國人的自殺傾向來看,許多是與當時的社會原因和背景有關。特別是在我國近代和當代的許多名人里,因希望破滅而自殺身亡的人也有不少,如老舍、三毛、顧城、傅雷、阮玲玉、容國團、嚴鳳英、趙樹理、範長江、張國榮、趙丹和楊朔等。對于他們的自殺身亡,我們深感痛心和惋惜。用我們現代人的觀念來說,他們實在是不該因為一時的絕望而結束生命。因為有多少和他們一樣的人都在忍受著政治的迫害和生活的煎熬,有多少和他們一樣的人也在忍受著疾病的痛苦和感情的磨難。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是生是死,這是個問題。”如何對待生命,實在是一項非常嚴肅和沉重的問題。人活著就要去面對人生,面對世上的一切。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多災多難,苦難沉重,有幸運和快樂,也有倒霉和悲慘;有長夜漫漫,有冬去春來;有臥薪嘗膽,也有柳暗花明。如果他們能堅忍一些,頑強一些,度過寒冬臘月,就能迎來春暖花開。

    愛惜生命,就要珍愛生命。珍愛生命,就得要把生命以外的金錢、愛情、親情和責任等看得輕淡一些。實際上,與生命相比,這些東西也實在是無足輕重。珍愛生命,就要讓生命充滿著快樂和希望。因為快樂和希望會讓生命變得無比的欣喜和美好。海倫.凱勒是一位又盲又啞又聾的女子;她的老師沙利文小姐是一位高度近視眼,晚年時最終失明。可是她們卻一直在頑強快樂地生活著。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道︰“下一天清晨,我將再一次迎接黎明,急于尋找新的喜悅,因為我相信,對于那?些真正看得見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個永遠重復的新的美景。依據我虛構的奇跡的期限,這將是我有視覺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我將沒有時間花費在遺憾和熱望中,因為有太多的東西要我去看。”這是一種何等樂觀與美好的心態!擁有這樣的心態,生命就會變成一種奇跡。而這種奇跡就是能把生活的平淡看得生動美好,能在生命的寒冬里聞到春天的氣息。

    人活著就會有希望。有了希望,人就有了生命的陽光。是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詩意的情感》,方便以後閱讀詩意的情感第906章.生命的希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詩意的情感第906章.生命的希望並對詩意的情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