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夢

第七十九章 考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牧童騎神牛 本章︰第七十九章 考試

    梅笑寒覺得眼前這個孩子不簡單,倒是敢作敢當,于是便哈哈笑道︰“看來,你還挺有冒險精神的嘛!”

    “我問你幾個問題,你若答得上,這里的東西任憑你選。”

    少年睜大了眼楮,表示不敢相信,道︰“梅大人說話算話?”

    梅笑寒笑著,道︰“說話算話!”

    于是梅笑寒便給他出了一道數學題目,這道數學題目在現代的中學生看來應該是很普通的一道題目,可是對于這些從來沒有上過學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

    梅笑寒道︰“一人買了黃瓜5跟。雞蛋9個,青菜3捆,蒜4個,醋、醬油、鹽一袋,荸薺2斤,此人一共花了多少錢?黃瓜︰1快一根,雞蛋︰5毛一個,青菜︰2快3捆,蒜︰5毛一個,醋︰2快五一袋醬油︰一塊五一袋鹽︰兩塊一袋荸薺︰3快一斤”

    梅笑寒原本以為這道題目會難道這個少年,沒想到少年很快就回答出來了。

    “看來你還是挺聰明的!”

    少年道︰“我的父親是一個商人,從小就教會我要精打細算,看過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它是中國漢族學者在古代第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成于公元一世紀左右。

    《九章算術》的內容十分豐富,全書采用問題集的形式,收有246個與生產、生活實踐有聯系的應用問題,其中每道題有問(題目)、答(答案)、術(解題的步驟,但沒有證明),有的是一題一術,有的是多題一術或一題多術。這些問題依照性質和解法分別隸屬于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及勾股九章。

    一個商人的後代,必定有著不一樣的頭腦。看來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是臥虎藏龍。

    梅笑寒突然間倒是對這個孩子感興趣了,一則是因為它的運算能力,二則是因為他的膽識。

    “你很特別,不過我很喜歡你!”

    今完梅笑寒這話,這個少年跪倒在地,道︰“我願意追隨梅大人!”

    小小年紀,說話得體,又頗為得體,實在是很難得。

    雖然梅笑寒早早地就離開了學校,但是一直沒有放下學習,以前學習是為了升學,現在學習和讀書更多的是為了增長見識,更多的是為了注重實際。所以他讀過不少唐詩和宋詞,也會背不少著名的唐詩和宋詞。

    “你都讀過哪些唐詩?”

    說起唐代,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是李白了,連小學生都知道李白是一個酒鬼。

    他的那首非常有名的靜夜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算沒有文化的人也會說上幾句。

    李白名氣之大,可以說是整個唐朝的代表。

    如果說李白是唐朝的代表,那麼宋朝的代表就是甦東坡。但是此時,離甦東坡出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是梅笑寒吟出甦東坡的詩來,這就算是原創了。

    盛唐的風範和北宋的風骨在李白和甦東坡的身上展現的最為淋灕盡致。

    在追求自由、豪邁不羈方面,李白與甦東坡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仔細比較則會發現,二人的性格和人生態度都有明顯的不同。

    李白身上具有真正的狂放之氣。在他的意識中,似乎一切都唾手可得,對自己充滿了高度的自信,或者說是自負。

    狂妄的人格令他在對待人生的態度上,幻想遠遠多于現實。而這些,可以造就他充滿浪漫主義的詩文,卻不能成就他的功名。

    李白是個極有政治抱負的人。他天真而狂熱地追求理想,奮筆疾書“天生我材必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恨不能掛長繩于青天,系此西飛之白日”,強烈地表現出追求功名之急、之切。

    盛唐詩人積極入世、進取的人生態度,在他身上被理想化了。而作為一個功名心很強的人,他卻既不願走科舉入仕之路,又不願從軍邊塞,只是寄希望于風雲際會,始終幻想著“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蓋世功業之後功成身退、歸隱江湖。

    天真狂熱的理想,不切實際的行動,導致李白追尋一生終究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李白一方面“將船買酒白雲邊”,逍遙自在、狂傲不羈;另一方面,又“舉杯消愁愁更愁”,憂思茫茫、無可消解。尋歡作樂、放浪形骸的背後,難以掩飾一顆充滿痛苦與失落的心。

    “不作太白夢日邊,還同樂天賦池上。”甦東坡是不欣賞李白超現實主義人生觀的。他亦常常以“狂夫”自稱,盡管同樣是懷才不遇,同樣是追求自由,但是,甦東坡走的卻是與李白完全不同的道路。

    雖然李白和甦東坡同樣是懷才不遇,但是甦東坡比李白更加堅定和隱忍。

    甦東坡老老實實地參加科舉考試,最後成為朝廷重臣。層層束縛之下,“一肚皮不合時宜”,卻永遠拋不下“君命重,臣節在”的士大夫責任感。

    即便是後來屢次受到排斥、打擊、貶謫,始終沒有在埋沒中徒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吶喊,而是力所能及地有所作為,做了許多有益于社稷、有利于百姓的實事。

    同樣是追求自由,甦東坡比李白能夠放下功名、著眼生活。

    為了排遣愁緒,李白選擇去恣意流浪,然而在游歷大好河山的同時,“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正是由于內心不能真正釋懷,以至于終其一生,都處在若有所失的憂憤當中。而甦東坡能夠隨遇而安、怡然自樂,將自由反照于現實,落腳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杭州、密州、黃州、惠州、儋州……天涯飄零的生活狀態雖然並非他所願,但是,每一個角落卻都留下了他瀟灑、自在的身影。

    李白與甦東坡,兩個不同風格的人,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非常喜歡飲酒。但是相對于李白,梅笑寒更喜歡甦東坡。

    相對于甦東坡,李白顯得更加的放蕩不羈,就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李白所幻想的世界,在實際中並不存在,而他所想的也太不過實際。但梅笑寒不同,他是一個非常實在的人,他希望能夠把握自己能夠把握的,爭取自己所能爭取的。

    只是他似乎又听到了那首定風波︰

    “莫听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也只有甦東坡,才有如此的心境,此時此刻,這種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心境讓自己也頗受感染。

    因為當一個人逐漸的成長起來,所面對的事情越來越多之時,再也不能想著“丈步天涯,逍遙自在”。因為從此時此刻起,梅笑寒,不再是一個人,他的身後是一大家子人,是一個村子的人,是整座城市的人。

    他是這個村子的靠山,他是這座城市的靠山,他不能倒下,所以他必須更加堅定的屹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夢》,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夢第七十九章 考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夢第七十九章 考試並對大宋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